8

评剧的起源与发展 □ 谷景峰

评剧,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曾被称为全国第二大戏曲剧种,仅次于京剧。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

评剧于1909年左右形成于唐山,习称“蹦蹦戏”或“落子戏”,又有“平腔梆子戏”“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戏”“评戏”等称谓。1935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因为上演剧目多有“惩恶扬善”“评古论今”的新意,采纳名宿吕海寰的建议,改称“评剧”。1936年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片《海棠红》时,新闻界首次把“评剧”的名称刊载于《大公报》,从此,评剧的名字广泛传播于全国。

评剧在现代戏的创作演出方面影响很大。其中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小白玉霜演出的《九尾狐》《小女婿》,新凤霞演出的《刘巧儿》《祥林嫂》《小二黑结婚》《艺海深仇》,东北韩少云演出的《小女婿》等,都受到普遍欢迎。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评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评剧有东路、西路之分,而以东路评剧为主。今天盛行的是东路,流行于华北地区和东北三省,在南方也有广大观众。西路评剧又叫“北京蹦蹦”,是在东路评剧梆子、老调的影响下形成的。它的腔调高亢,板头丰富,别具风格。辛亥革命前后在北京及京西各地演出,很受观众欢迎,以后逐渐式微濒于绝迹。

评剧的奠基人是河北唐山的成兆才。成兆才的艺术生涯是多舛的,在艺术实践中,成兆才深感对口莲花落节目单调,不能满足观众的欣赏要求和演员的艺术水平发挥。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他开始编写《乌龙院》等拆出剧本,作品多为移植、改编自其他剧种,从此开始他的创作生涯。他编写的剧目,表现了清末农村生活的某些侧面,反映了农民中间朴素的道德观念和对美好、友善、和睦家庭的向往,因而受到农村观众的欢迎。

清宣统元年(1909年)正月,莲花落以新的姿态出现在冀东农村。在滦县东吴家坨,成兆才等人第一次亮台演出,节目有《告金扇》《刘伶醉酒》《老妈开嗙》等。他们的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连演五天五夜,台前人山人海,万头攒动,压肩叠背。随即,京东庆春班成立,成兆才成为编剧、演员。该班由滦县进入永平府(今河北卢龙一带),由于当地官府多次下令禁止莲花落演出,为混过官府耳目,遂取名为“平腔梆子戏”。

成兆才走红的时代,正是军阀混战、百姓苦难深重之时。他同情人民的疾苦,不满社会的腐败,写出了一系列反映现实的剧本,如《杨三姐告状》《枪毙驼龙》《黑猫告状》等,偶尔也写古装戏。其作品多是描写一般市民的生活,下层贫民的形象也常出现于舞台上。他的剧本是反映旧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1922年,年仅24岁的月明珠由于过度劳累病逝于沈阳。成兆才一手培养出来的一颗明珠陨落他乡,成兆才和全体演员怀着无法抑制的悲痛心情扶灵回乡。接着,成兆才举用他培养多年的金开芳领衔主演,使一度解散的警世戏社头班重整旗鼓,于1923年返回唐山,又进入天津演出。在天津,经吕海寰建议,改“平腔梆子戏”为评戏,取“评古论今”之意。

评剧诞生至今,以极强的生命力很快在华北、东北等地的城市、农村、工矿迅速扩展开来,并形成剧目繁多、流派纷呈、艺术人才层出不穷的辉煌局面。

赤峰地区从民国初期就已有了京剧、梆子和评剧,那时戏班的演出形式经常是“三合水”,或叫“三大块”(即把京剧、河北梆子和评剧三个剧种结合在一个团体中演出)。由于百姓们特别钟爱评剧艺术,使评剧与京剧、梆子分离开来,成为单独的艺术表演团体,并逐步加以发展,成为极具影响力的剧种。

评剧以平民化、大众化通俗流畅的艺术风格极易传播。其艺术特点是:以唱功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

评剧唱腔是板腔体,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种板式。新中国成立后,评剧音乐、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显著成就,特别是改变了男角唱腔过于贫乏的弊病,男声唱腔有了新的创造。其表演艺术虽吸收了梆子、京剧的身段、程式,一度出现京剧化的倾向,但仍保持着民间活泼、自由、生活气息浓郁的特点。可以说,接地气、善于表观现实生活是评剧的一个传统。

评剧的男腔和女腔,是在莲花落、蹦蹦戏的音乐基础上,逐步吸收并借鉴梆子、京剧的唱法形成的。伴奏以胡胡(板胡)为主,打击乐器与京剧大体相同。评剧女腔是由月明珠等人创造的,男腔是由倪俊生等人创造的。

评剧唱腔是在唐山民歌、莲花落等民间音乐基础上,吸收东北二人转、京剧、河北梆子等冀东和京津一带地方戏曲的音乐成分形成。其特点为抒情性强、流畅自然、乡土味浓。唱腔为板腔体结构,由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有板无眼、无板无眼等四种节拍形式组成。常用的板式有慢板、反调慢板、二六板、垛板、流水板、散板、尖板等。

慢板即一板三眼,是评剧唱腔的基本曲调,过去为旦腔专用,后来逐步发展为旦、生共用。慢板由上、下两个各四小节的乐句组成,每句又可分为三个小分句,其特点是多从头眼(第二拍)起唱,分句常以小过门来加以衔接。

反调慢板,是在正调慢板基础上,利用转调手法发展而成,旋律性和抒情性均较强,常用来表观悲伤、哀怨的情绪。

二六板,一板一眼,是评剧唱腔中最常用的板式,既可抒情,亦可叙事,各个行当均可应用。又可分为小生二六与原板二六两种形式。小生二六的上、下句各为六小节,每句常由两个分句组成,是生行的主要唱腔。原板二六的上、下句各为四小节,是旦行的主要唱腔,其他行当有时兼用。

垛板,一板一眼,旦腔应用较多,其特点是节奏感较强,常为板起板落,速度变化较大,又分快、慢两种:慢垛板擅长叙事,快垛板擅长抒情,特别是表现激动的情绪。

流水板,有板无眼,生、旦共用,其特点是唱词与旋律结合密切,口语化,但旋律性不强。

散板,无板无眼,节奏较自由,旋律扩展与缩减的变化较大,由于伴奏上的区别,又可分紧打慢唱,慢打紧唱等形式。

尖板,无板无眼,系从河北梆子唱腔中吸取来的,起始过门与锣鼓仍与河北梆子保持相同格式。

除了这些基本板式外,新中国成立后还发展了许多新的板式,从而丰富了唱腔的表现力。

辛亥革命后,成兆才依据当地的时事新闻创作和改编了《杨三姐告状》《黑猫告状》《枪毙骆龙》《枪毙骆虎》等,基本上奠定了评剧以演现代剧目为主的特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评剧进入了新的繁荣发展时期,演出了一批很受群众欢迎的现代戏,如小白玉霜和韩少云主演的《小女婿》、新凤霞主演的《刘巧儿》《祥林嫂》《小二黑结婚》以及《金沙江畔》《夺印》《野火春风斗古城》;改革开放以后又出现《山里人家》《疙瘩屯》《黑头与四大名旦》《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一批优秀现代剧目。

评剧,是深受人民喜爱的剧种之一,与其他姐妹剧种相比,在唐山风景独好。剧团除了常年演出传统戏以外,还坚持排演新剧目。如我们滦南成兆才评剧团创作演出了现代戏《冤家·亲家》《哑女》,丰润区评剧团创作演出了《班魂》《曹雪芹》《我的嫂子我的娘》等等,都受到了观众欢迎,并在省戏剧节和中国评剧艺术节上荣获大奖。近年来,迁安市诞生了两个民营评剧团,即迁安市百花评剧团和迁安市洪影评剧艺术团,从成立伊始充满了活力,他们每年分别演出 400多场,还创作演出了新剧目《刘胡兰》《戚继光》,为剧团闯出了一条新路,并且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演出体制。

评剧不但受到冀东一带农民喜爱,唐山市民也对它情有独钟。每当市评剧团演出,剧场观众均在八成左右,演出《杨三姐告状》《花为媒》《秦香莲》等经典剧目时更是场场爆满。在中国评剧艺术节上,中国评剧院曾带来《杨三姐告状》作为展演剧目。观众热情高涨,演出前一张戏票竟被炒到几百元仍然抢手。唐山各级政府为了扶持家乡戏——评剧,也采取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连续举办中国评剧艺术节,推出了一批优秀剧目以及优秀表演艺术家。评剧与各兄弟剧种,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使命。

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唐山各评剧团体的不足之处也日渐显现出来。据笔者了解,现在各团每年演出的场次在农村约占70%,观众中年龄在40岁以上的约占七八成。存在的问题是,每个剧团演出的剧目大致相同。且创作新排的剧目在观赏性上还很难与传统经典剧目相抗衡,艺术质量尚有待提高。

唐山作为评剧的摇篮,曾经培养了月明珠、韩少云、花淑兰、洪影等一大批著名表演艺术家,他们为评剧艺术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们年轻从业人员的学习楷模。我们今天的评剧演职人员,需要普遍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增强事业心,兢兢业业献身评剧艺术。经济收入、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新时代农民,迫切要求看高水平的戏。剧团则需要勇于革新的表演艺术家,同样需要高水平的编导、音乐唱腔设计人员。为了摆脱逐渐走入困境的评剧艺术,业内人士呼吁力创“精品”再造评剧辉煌。

在唐山有偌大的观众群,他们把欣赏评剧当成了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这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百年来形成的一种演戏看戏情感交流的通道。先辈创造了评剧艺术,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民群众需要这门艺术。乡情乡韵割不断,我们后辈戏曲工作者应该加倍努力,让评剧之花越开越鲜艳。

图片摄于唐山博物馆“评剧”展厅。

烁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