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唐山文化符号之— 滦河大铁桥 □ 王克俭

在滦州市老站村北约300米的滦河主河道上,横跨着一座铁路大桥,史称中国铁路第一桥。于今虽已被不远处新的铁路桥所代替,但岁月不败芳华,“第一桥”仍以他伟岸的身姿,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自尊、自信、自立,和那永远属于自己的辉煌。

时间回放到清末民初,洋务运动的风吹到唐山,以煤炭、钢铁、陶瓷、水泥、纺织为标志的新兴工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唐山俨然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

工业产品如泉水般涌流,靠唐山一域很难消化。而产品只有运出去变为商品,方能盈利。于是,打通关里关外,扩展铁路运输就成为唐山工业发展的头等大事。

1891年,清廷特旨开办关东铁路,线路从古冶至山海关,全程250里,是为官路。铁路延伸至滦州时,需在河上建一座大桥铺轨,桥址选在了滦州榆山、武山南麓的滦河河面上。

滦河是华北第二大河,发源于内蒙古草原,水流由缓而急,南入渤海。流经下游滦州时,穿榆山和武山,受挤压后,水面骤然变窄,波涛汹涌。此处虽河面不宽,便于架桥,但水文状况复杂,难以驾驭。

受聘当局承建大桥的是英国著名桥梁专家喀克斯。他带领一干人马,数次打桩均告失败。原因是水面变窄后,河底淤沙极深,加之水流湍急,泥沙打着旋涡往上翻,桩位难以矫正,所以“屡打屡塌”。无奈,喀克斯转而求助日本工程师,亦无突破。喀克斯又把工程承包给德国工程师。此人性情骄悍,志在必得。他特意调来德国“机匠”,决定使用当时最先进的“空气打桩法”修筑桥墩,但因水势太猛,一切努力付之东流。为了转嫁危机,他们被迫向中国工程师詹天佑求援。

詹天佑生于1861年4月26日,广东南海人。1872年,被清政府选派幼童出洋,后入耶鲁大学谢菲尔德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并专习铁路工程。学成回国后从军从教。1888年,由开平矿务局留美同学介绍,到天津中国铁路公司任帮工程师。1893年受邀修建古冶至山海关段最艰巨工程——滦河大铁桥。

外国人造不了的桥,中国人能行吗?怎么不行!詹天佑要挑战外国人,挑战滦河,无论如何也要建成大桥,为中国人争光。他亲力亲为,到滦河岸边勘查现场,与施工人员及附近老乡反复座谈,并仔细研究了前几任工程师用过的各种施工办法,分析了他们失败的原因。在对河床地质条件缜密考察的基础上,詹天佑决定改变原来的设计桥址,即把原来在河面较窄处建桥的方案,改为在相对开阔处建。

开阔处就是滦河西岸横山与东岸武山山脚的岩床上。这里水流舒缓,河底泥沙淤积较浅,且正是两山对峙形成的山脚石床,易于施工。虽然建桥的长度加大,但比清淤工程要节省许多经费。方案确定之后,詹天佑接受前几位工程师的教训,改“空气打桩法”为“空气沉箱法”,这一施工方法的创新,效果显而易见。他们先是下桩抛料,用渡船载置机器,雇用谙习水性的德国机匠,置备下水器具,下挖八丈四五尺,剔尽浮砂碎石,露见河底石床。再用俄国长松木密钉梅花桩,上面铺放长方大石,讨得宫廷秘方修建地下陵墓的“万年牢”三合土砌之。历经两年零八个月的不懈努力,于1884年4月建成大桥并通车。从此,天堑变通途。包括唐山在内,关里关外火车汽笛长鸣,货物行人畅通无阻,大桥对彼时唐山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无疑起到了“先行官”作用,令人刮目相看。

滦河大桥的落成通车,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外国工程师对詹天佑均赞赏有加,推荐他加入“英国皇家工程协会”,成为该会第一位中国籍会员。大桥的修建,也为詹天佑15年后修建京张铁路,特别是首创“人字形轨道”,积累了宝贵经验。

据《中华铁路桥概览》记载,滦河大铁为近代中国铁路第一桥。桥长二百一十七丈四尺六寸(实测为670.56米),宽两丈,水面高两丈九尺,桥墩十六,计十七空。中五空,各宽二十丈,余各宽数丈不等,每墩各长两丈二尺,宽一丈。西侧桥头第一空上承式桁架钢梁顶部铸有二龙戏珠构件,可惜已经毁掉。西引桥头北侧雕有青石八卦太极图,清晰可辨。东引桥左右两侧各有一组青石雕云龙戏珠图,保存完好。大桥总耗银七十八万两千四百九十五两九钱一分四厘。桥身构造精美,气势如虹,蔚为壮观,执中国铁路大桥之牛耳。

从洋务运动的风云中走来,滦河铁路大桥已度过140个春秋。像一个人一样,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人生角色。大桥先后五次服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第一次,自建成通车后,历经60载风雨兼程,到1943年,因铁路双线新桥建成开通,老铁桥改做公路桥。第二次,1948年11月,唐山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为了阻止东北的解放大军南下,撤退时将双线桥炸毁,老桥又担当起了铁路便桥的重任,并在夺取平津战役胜利的支前运输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第三次,新中国成立后,老桥成为公路桥,车马行人长年不断。第四次,1974年,新的公路桥建成通车,老铁桥才宣告退役。第五次,1976年唐山大地震,新公路桥毁于一旦,而老铁桥竟安然无恙,于是它再次临危受命,挺起脊梁,让东北奔赴唐山救灾的军列从自己身上隆隆通过。两年之后,复建的公路桥竣工,这条中华第一铁路桥才光荣退休。

一座滦河大铁桥,一首自强不息的歌。如今的滦河大铁桥已成为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物。2001年,滦河大铁桥被列为第四批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列为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题头图为滦河大铁桥,由本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