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给老人祝福祝寿,常会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的祝福语, 期望老人长寿、健康、安宁。祝福语中的东海,其地理位置是确定的,东海在古人的眼中碧波万顷,烟波浩渺,用东海之水来祝福老人福寿绵延是很好理解的。而“寿比南山”中的“南山”指的是哪座山呢?
我国最早的《诗经》里有篇《小雅·天保》,其中有这样的诗句:“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诗句中的“南山”,指的是终南山,又名太乙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终南山是中国“道文化”“孝文化”“寿文化”的发祥圣地,相传道教始祖老子曾在终南山学道,终南山也因《诗经》中的记载,而声名远扬。关于“终南山”,唐代大诗人王维曾写过一首《终南山》诗,诗云:“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此诗通过对“终南山”美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还有一种说法,寿比南山指的是位于山东青州市的云门山。此山因坐落于城南,也被称为南山,而且南山上有一个摩崖石刻的巨大“寿”字,出自明嘉靖年间衡王府管家周全的手笔。笔锋仿佛龙跃天门,虎跳风阁,气势雄伟,异常壮观。朱红色的寿字,高7.5米,宽3.7米,与整体山势融为一体,站在山下仰望“寿”字,有一种浑然天成之感。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青州云门的“寿”字,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很多游客去青州一睹“寿比南山”真面目,纷纷与“寿”字拍照留念。南山因“寿”字而闻名遐迩,“寿”字也依托南山而声名鹊起。
再一种说法,寿比南山之山,是位于海南三亚市的南山。三亚南山钟灵毓秀,面向碧波万里的南海。传说唐代鉴真大师在东渡前,曾在海南三亚传经布道。此后,南山被认为是佛教圣地,而且三亚当地有很多的长寿老人,人们也就自然地把“寿比南山”和三亚南山联系到了一起。
为什么在中国会有三处“南山”,而且都与“寿比南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这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浸润,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深深根植于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才有的现象。“寿比南山”所代表的对老人健康、长寿、快乐、安宁的美好祝愿会永久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