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骨桥(跗骨联合)是指相邻的骨之间的骨性、软骨性或纤维性连接,使得相邻的骨头出现了部分的融合,就像一座桥将两块骨头连接在一起,所以就形象地叫做骨桥(跗骨联合)。“跟距骨桥”通常指的是跟骨与距骨之间形成的一种异常骨性连接。这种连接可能是由于先天性因素、创伤、退行性病变等原因造成的。它的存在往往会导致足部在行走或承重时出现疼痛,患者常常在行走、跑步或长时间站立后感到足部疼痛加剧,严重时甚至影响到日常行走,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对于“跟距骨桥”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病因:1.先天性跟距骨桥的病因在胚胎发育期间由于胚胎发育异常或阶段性受损导致跗骨的分裂不足或融合。一般在青春期发现,这个时期软骨结合逐渐骨化并形成骨桥,骨桥的发育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持续到成年,大部分患者会两个脚踝都发病。2.后天性(继发性)跟距骨桥一般由严重的崴脚或扭伤等外伤造成。反复损伤导致的慢性积累性损伤,会在恢复时造成跟骨与距骨之间的骨质增生,从而导致跟距骨桥。
诊断:1.慢性隐痛,在长距离行走或跑跳时疼痛加重,中、后足活动受限,且足部易于疲劳。2.跟距关节内侧突起,也就是在内踝下方能够按到一个骨性的包块(双内踝征),还可能有明显的压痛。3.常见于青少年,可能患有扁平足,有可能会有扭伤的病史。脚后跟的关节无法正常扭动,在扭动时还会造成小腿抽筋。4.常在外伤后出现疼痛及活动受限等症状,伴或不伴胫后神经卡压。
治疗:看到这样的疾病,很多患者最关心的就是是否需要动手术,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跟距骨桥都需要手术治疗。治疗原则:1.无症状的跟距骨桥不需要治疗。2.有症状的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1.理疗(中频、蜡疗热敷、冲击波等)。2.外敷消痛贴膏或活血化瘀类中药。3.艾灸、针灸。4.痛点封闭或者PRP。5.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物:双氯芬酸钠胶囊。6.穿柔软、宽松、舒适的鞋子等。手术治疗:1.有症状的跟距骨桥,经保守治疗无效,如果受累关节面小于50%,无周围关节退变,可行手术切除治疗(开放切除或关节镜下磨除)。2.有症状的跟距骨桥,经保守治疗无效,如果受累关节面大于50%,有明显的跟距关节炎症状,周围关节正常,可行跟距关节融合术。
康复:1.术后3天负重下地。2.4-6周开始慢跑。3.10-12周恢复一般运动。4.半年后可剧烈运动。
(唐山市第二医院 足踝外二科 朱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