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滦南司各庄镇 麦田春管尽显“科技范儿”

本报讯 (记者梁赞英 通讯员冯连满)自动喷淋设施为麦苗浇返青水,无人机为麦苗喷洒叶面肥和农药……时下,正是小麦春管关键时期,在滦南县司各庄镇张庄村旺农家庭农场一望无际的麦田里,井然有序的繁忙景象中尽显满满的“科技范儿”。

“麦苗已进入返青期,需要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还要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看着绿油油的麦苗长势喜人,农场主杜海娜感触颇多,“过去的漫灌方式费工又费水,还容易造成土地板结,使用喷灌技术后,用工比原来少了三分之一。”

“过去喷洒肥料和农药,需要人工背着喷雾器,一人一天也就能喷洒十几亩。现在一人操纵一台无人机,一天能喷洒施肥近千亩。有了这些高科技设备,既安全又省工还省钱。”在农场田间路上,无人机操控手任国良按动手中的遥控器,随着一阵旋翼转动声,一架黑色无人机缓缓拔起,低空掠过麦田,均匀地将叶面肥和农药喷洒到麦苗上。不到一个小时,120亩麦田就喷洒完毕。

“有了智能化设备的加持,种地成本降低了,效率却提高了,收入也增加了。”杜海娜十分开心,她介绍,农场已经实现了农田喷灌全覆盖、精准化,预计每年可节水40%以上,提升肥料利用率30%以上,增产15%到20%,“我这600多亩地,只需几个人,两三天时间就可以完成浇水、施肥、喷药全部工作量,这在以前连想也不敢想。”

近年来,司各庄镇通过农业科技创新,给农业生产装上了“智慧大脑”,实现了由“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的巨大转变。目前,全镇11.7万亩耕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电力、水利、交通设施配套完善,“科技元素”十足,农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