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敬农冷链仓储:撬动农产品增值

本报讯 (齐学武) 不再是田间地头“抢鲜贱卖”,而是恒温库里“待价而沽”。日前,从曹妃甸控股集团获悉,其子公司敬农仓储在九农场全力推进的冷链仓储物流项目,正成为撬动农产品增值的“金钥匙”。该项目建成后,将通过专业化的恒温储存、精深加工和高效物流,显著延长果蔬、肉类保鲜期,实现错季错峰销售,并借助加工环节让农产品“身价”翻倍,为区域农业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烈日下,九农场敬农冷链项目工地一派繁忙。工人们正精准地进行冷库设备安装;1#和2#恒温库已完成主体施工,正在进行办公楼装修;同时,场区外网也在同步推进。这些坚实的“硬件”,正为未来锁住万千农产品的“新鲜”与“价值”打下基础。

这个总投资5900万元、占地21.5亩的项目,由曹妃甸控股集团旗下敬农仓储有限公司建设。项目规划建设两座现代化恒温库及配套办公楼,总建筑面积约9000平方米,配备先进冷链设备,年储鲜果蔬、冻肉、冻鱼虾等农产品能力达9000吨,将有效解决本地及周边农产品集中上市易腐烂、损耗高的痛点,将保鲜期延长数倍甚至数十倍。通过科学存储,可实现农产品“错峰上市”,避开集中供应低价期,瞄准市场空档或需求旺季,显著提升销售价格。预计项目年营业收入可达1000万元,税收160万元。

这一项目不仅提供仓储,还具备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能力,使初级农产品变身标准化、高附加值商品,利润空间实现大幅提升。依托曹妃甸的港口优势,项目将成为京津冀农产品“走出去”的重要节点,连接更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帮助曹妃甸本地及周边优质农产品实现品牌溢价。

敬农仓储有限公司负责人孙铭涛表示,“我们正全力冲刺,确保2025年8月投产。项目投用后,最直观的效益是‘两降两升’:一是农产品损耗率预计可从当前的20%-30%降至5%以下;二是通过错峰销售和加工,农户亩均收益预计提升15%-20%;三是单位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可达50%以上,比如普通土豆变成速冻薯条。”

敬农冷链仓储物流项目的加速建设,标志着曹妃甸区在打通农产品冷链短板、推动农业现代化上迈出关键一步。未来,这里将崛起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农产品冷链储运与加工增值中心,让更多优质农产“身价倍增”,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