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滦南前张各庄村 党群联手奏响乡村振兴“大合唱”

本报讯 (记者梁赞英 通讯员冯连满)盛夏时节,天气持续高温,滦南县司各庄镇前张各庄村党群服务中心项目现场仍是一片繁忙的劳动景象,机械的轰鸣声和工人的号子声融汇成动听的“和弦”,给酷暑中的村民心中带来阵阵清凉。

“这些机械设备都是梁书记从自家公司调过来的,干活儿的人除了他公司的员工,还有部分干过建筑、自愿免费出工的村民,村里不用出一分工钱。”村民王昌辉停下手里的活儿感慨着,“这些年,村里无论修路、架线还是环境整治,梁书记都会从自家公司派设备、员工过来无偿支援,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自愿义务奉献、热情支持,村里许多工程仅靠义务工就完成了。”

“村子里的事就是大家伙儿的事,咱们也不能光瞅着不是?一起干就完了呗!”另一名正在干活儿的村民插话说,言语十分朴实。

实干暖人心,奉献映初心。在前张各庄村,“干部率先、党员垂范、群众参与、共同奉献”的信条早已融入每一位干部、党员和村民的血脉之中。

10年前,前张各庄村村“两委”换届,在外承揽电力工程的梁振有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把公司交给儿子打理,一门心思投入到村务工作中。“当时,村民最挠头的就是街难走、路难行问题,因为村集体经济薄弱,修路资金缺口很大,村‘两委’班子成员率先捐款,梁书记不仅捐出2万元钱,还把自家公司员工带过来平整路基、浇筑水泥,所有工钱都由他自己承担。”回想当年,村民王洪存感慨万千,“村‘两委’这么实心实意为大伙儿干事,我们再不出把力可就真说不过去了!”

“80多岁的老党员王素兰生病在床10多年,得知村里筹款修路的消息,第一时间让儿子送来捐款,患脑血栓说话不便的梁久英也让家里孩子送来了捐款,有的家庭父亲捐了款,没有成家的子女也捐了款,无论在村里住的、还是在外安家的,甚至已经户口外迁多年的村民,得知村里筹款修路的消息都纷纷赶来捐款,还有不少在外打工的村民请假回村义务修路……这些都让我永生难忘!”在梁振有看来,乡村振兴带来的不只是村容村貌的变化,更让他感动的是党群共建形成的凝聚力。“几天时间就捐款14.57万元,每天都有一百七八十人加入义务修路队伍中。”在大家齐心协力下,村里13条街道全部修完,硬化水泥路面14300平方米。梁振有还找朋友无偿支持了3000多棵绿化树苗,带领大家栽植在道路两旁。

“我嫁进前张各庄村刚好10年,那时村里的街道全是土路,坑坑洼洼,街上也没有路灯,夜晚漆黑一片……”说起这些年村庄的变化,村民金小美感触颇多,“如今的村庄简直换了人间!”

十年磨一剑,旧貌换新颜。昔日“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穷村,如今水泥路贯通家家户户,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太阳能路灯夜晚亮如白昼……这一切,都离不开村干部的担当与实干,离不开全体村民的支持和奉献。

“只要我们想的、做的始终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出发点,就一定会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就会得到越来越多村民支持。”梁振有无比深情地说。

今年初夏,该村“两委”决定新建一所占地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22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党员及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梁振有将该信息在“村民微信群”作了简单通报,村民们二话不说,纷纷在群里转账、发红包,你几十他几百,短短几天时间就捐款5.8万多元。

“党建引领、群众参与,党群共建形成凝聚力,齐心协力推进人居环境改善,我们的村庄一定会越来越美。”这是前张各庄村全体村民的心声。

随着党群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接近尾声,修砌13条街道3万余平方米路肩砖工程又已启动。梁振有公司的设备、员工没离村就从党群服务中心工地转场到砌砖工地,而村民们也跟着投入到了又一次义务奉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