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的7月28日凌晨3点42分,中国河北唐山遭遇了史上最惨烈的大地震,瞬间24万生灵永远地去了另一个世界。
49年了。每年的这天,每年的这天前后,都是阴沉灰蒙和落雨的日子。昨晚,雨再次下起来。满以为白天天高云淡,伏里有风,到处都是大太阳的光亮。本以为老天换了一种祭奠大地震去世生灵的模式,不再“泪飞顿作倾盆雨”。我错了。昨夜雨今又雨。
是啊。尽管我们的亲人,朋友,邻居,同事,同学,发小,闺蜜已经离开了我们49年了,在我们的心里,他们依然还是走时的模样。白发苍苍,牙牙学语,青春年少,亭亭玉立,英姿飒爽,玉树临风,倜傥风流……是他们,还是他们。他们走去了,然而,他们永远也走不回来了……
我怕,他们找不回来家的路,今天的马路太宽太长了。我怕,他们徘徊在昨天的胡同,不知道把脚伸向哪个门口,今天的楼房太多,太高了。我怕,他们闻不出当年的那股味道了,今天的饭香菜香果香太多太多了。我怕,他们不知道坐哪路公交,走哪条线路到家,今天的出行方式太多了,公交线路比那时多了几十条上百条了。
我真想静静地当一棵树,站在胡同口,使劲朝他们摆手,喊他们,我在这里。
我真想呆呆地做一个路标,立在建国路大表下面,一动不动,给他们指路。
我真想做回那个穿红条绒方口偏带儿鞋,梳两个抓髻辫儿的小丫头,我就可以跟他们手拉着手找到回家的路。
我真想坐在黄楼的门口,等着母亲和姥姥从里面出来,手里拿着刚刚从货架上给我买来的过大年的新衣。
我真想和哥哥一起爬上凤凰山的山顶,再用手摸摸铁菩萨的黑黑胖胖的五个脚趾。
我还想告诉那位英勇的矿工,去北京不用开着矿山救护车,手机就可以通报信息了。
我还想,还想,还想告诉你们,这里就是唐山,这里就是你们的家,无论你们走了多久,走了多远回家的路,总有亲人在默默地把你们等候着。
同样,这个日子还让下面的这些网友牢牢镌刻在了心中。他们在这个集体记忆的日子,在头条号发现了我的文章,然后在下面留言。
“当年的今天七点接到命令我们从潘家口水库驻地出发到达唐山地区抢险。三天两夜没合眼。难忘的经历啊!——正大光明的饭团(湖北)”
“把青春献给了祖国!有感那个奉献的年代!感恩为抗震救灾做出贡献的人!——难寻北味(上海)”
“回想49年前的情景历历在目,我的姐姐,闺蜜在地震中震亡,永远的回忆,难忘的思念。——英子(河北)”
“当年12岁的我在睡梦中被父亲从床上薅了下来,到了堂屋就再也站不稳了,父母把我和姐姐护在中间,任凭砖头瓦块砸在他们后背上。只听见妈妈高声凄厉地喊着:要死就死在一起吧,要死就死在一起吧……呜呜的地声、旁边楼房的倒塌声掩盖了这凄厉的呼喊。我被尘土呛得直咳嗽,脚上也被碎玻璃划破,过了几分钟才稳定下来,相互搀扶着跑了出去。12岁的我第一次离死亡这么近。——悠闲高山(天津)”
“我的母亲是在49年前的那场残酷地震中去世的。多少年来我日思夜想,妈妈62岁的模样永难忘怀。怀念慈爱的妈妈!——洒脱溪流(河北)”
“49年前的今天是唐山人永远忘不了的痛。天塌地陷多少人家失去亲人,多少孩子失去父母成为孤儿,唐山变成一片废墟。是党和国家给了我们大力支持,给了我们重建家园的勇气力量。——奇妙喜鹊(内蒙古) ”
“49年啦,不能忘却,永难忘却!愿唐山人民幸福安康,永远吉祥!——永不言弃(新疆)”
翻看全国各地网友的留言,瞬间再次泪崩。透过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一颗颗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同频共振的心跳。他们中有当年奉命来唐抢险救灾的解放军战士,有被埋在倒塌房屋的幸存者,有的风华正茂英姿勃勃,有的稚嫩懵懂少不更事。有的留在了唐山,和英雄的城市同呼吸共生活,有的移居祖国各地,享受当下的同时,始终不忘那个永久镌刻心里的日子。
在这个流泪滴血的日子,我再次来到抗震纪念墙的脚下。我仰望着墙顶,试图看清最上一行的名字,我看不清,踮脚仰望还是看不清。她的锐利的棱角已经融进了夕阳。我抚摸着手下一个个刀刻斧凿的名字,陈小二,田小丫,张大妹,我知道这不是他们的本来名字,是他们的远房亲戚,他们的左邻右舍或楼上楼下的叔叔阿姨,凭着记忆提供给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的。然而,我又恍惚看见了当年那个小二,小丫,大妹。他们是那么健康,可爱,活蹦乱跳跟小伙伴一起跳皮筋,踢毽子,藏猫猫,玩“电报”,叠四角……我甚至看到了夕阳中的黄楼镀上了一周金边儿,建国路的大表悠闲地滴滴答答,供电局的大铁架子上戴着安全帽的工人师傅正在检修,文化宫露天剧场里前跑后追的男孩女孩和凤凰山顶凤凰亭传出来的二胡声声和它下面湖水风过处由内而外四下散播的涟漪……
我还想站在他们熟悉的路口做一个路标吗?我还想急切地拼命地为他们指点回家的路吗?我还担心他们会不认识找不到闻不着回家的路自家的门和再熟悉不过的家的味道城的味道吗?我想我不用了。
其实,他们没走,他们依然还在。他们就活在这座与他们始终不离不弃水乳交融血脉相依的城中。
愿我们的城市永远美如画!
愿我们的家园永世春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