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老年人往往更容易被各种疾病困扰,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老年病药物在治疗和控制这些疾病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了解老年病药物的相关知识,对于老年人及其家属来说至关重要。
一、常见老年病药物类型及作用
1.降压药。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疾病,长期高血压会对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常见的降压药有钙离子拮抗剂,像硝苯地平,它能阻止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使血管舒张,降低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例如卡托普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从而舒张血管、降低血压,还能改善心脏和肾脏功能 。
2.降糖药。糖尿病在老年人群中也较为普遍。二甲双胍是常用的降糖药,主要作用是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还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本脲,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但使用时要警惕低血糖风险。
3.心血管药物。对于患有心脏病的老年人,药物治疗同样关键。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肌梗死和中风的发生风险;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可降低血脂,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心血管事件。
二、老年病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1.遵循医嘱,不可擅自增减剂量。老年人身体对药物的反应与年轻人不同,药物代谢速度较慢。随意增加剂量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引发不良反应;减少剂量则可能无法有效控制病情。比如降压药,如果自行减量,血压控制不佳,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
2.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需要服用多种药物,这就增加了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例如,他汀类药物与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合用,可能增加肌肉损伤的风险;降糖药与某些利尿剂同服,可能影响降糖效果。所以,就医时一定要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包括保健品和中药。
3.关注药物副作用。每种药物都可能有副作用。像一些降压药可能引起头晕、乏力;降糖药可能导致低血糖,出现心慌、出汗、手抖等症状。老年人和家属要了解所服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4.正确的服药时间。不同药物的服药时间有讲究。饭前服用的药物,如胃黏膜保护剂,可在胃内迅速形成保护膜;饭后服用的药物,像非甾体抗炎药,能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还有些药物需在特定时间服用,如他汀类药物晚上服用效果更佳,因为胆固醇合成在夜间最为活跃。
老年病药物是老年人对抗疾病、维持健康的有力武器。但只有正确使用,才能发挥其最大功效,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作为子女和家属,要多关心老人用药情况,和老人一起学习用药知识,共同守护老年人的健康。
(唐山市中医医院 药剂科 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