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打造“4+4+N”现代化产业体系

丰南多措并举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本报讯 (刘彪、杨立群)2023年以来,丰南区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为目标,打造了以精品钢铁、新型建材、精品陶瓷、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以锂电新材料、人工智能、精细化工、健康食品为特色,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生命健康等为新兴的“4+4+N”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经济实现稳中向好发展。

抓技改促集聚,发挥领先优势和规模效应。积极开展工业强企“1+1+N”行动,推进每1家规上制造业企业至少实施1个强链补链延链项目,从产业升级、开放合作、创新驱动、智能融合等N个维度进行全面提升。截至目前,已实施东华钢铁整合重组减量置换转型升级、信达科创石油开采用超长钛合金连续管的开发及产业化等工业强企“1+1+N”项目240项。同时,着力打造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在原有陶瓷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培育新增绿色钢铁、高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3个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集群数量累计达到4个,全市数量最多,有力推动集群内企业发挥资源聚集效应优势,加速形成规模经济。

强培育促提升,不断增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制定出台了《唐山市丰南区加快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实施意见》,建立了升规入统重点企业培育库。截至目前,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1家,总量达到284家。健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次培育体系,在“遴选-入库-培育-入围-提升”等阶段,逐家开展分析诊断,一企一策制定培育方案。2023年以来,华信石油申报成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总数达到10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总数达到80家;全区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9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8家,全区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升。

引转型促升级,推进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在丰南经济开发区已成为全市首家省级绿色工业园区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瞄准节能、降碳、能效提升等领域,鼓励支持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进行技术改造,纵横钢铁“富氢碳循环EPC技术改造”等13个项目纳入全市100个绿色低碳项目。推动工业企业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已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15项,装机量85.3兆瓦。同时,鼓励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进行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实施惠达“营销数字化管理项目”等两化融合项目10项,航天万源“安全生产监控工业互联网平台”等2个项目入选河北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重点项目,凯伦“产线柔性配置”等2个场景成功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在重点行业企业中树立“智造”、绿色应用标杆。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工业产品技术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023年以来,认定工业企业研发机构15家,升级9家;培育浩航特种车、凯伦新材料等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8个;组织实施君业科技“喷涂缠绕预制直埋保温管”等唐山市科技转化项目14项。

解难题优服务,全力护航企业发展。坚持以企为本,瞄准全区284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包联监测服务,推动各项稳经济政策措施落地落细。2023年以来,共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等方面的问题112个,争取各级各类支持资金4300余万元;推荐省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等39家企业申报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全力保障企业在环保达标条件下正常生产。同时,加大政策宣传、政策解读、入企指导等力度,把惠企政策落实落地,强力提振了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