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市妇联“巾帼志愿+”模式全面服务妇女儿童

本报讯 (记者赵珺 通讯员谢媛媛、赵侠)2023年以来,市妇联以开展巾帼六大志愿行动为总揽,积极探索“巾帼志愿+”模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巾帼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擦亮“爱心敲门 情暖万家”巾帼志愿服务品牌。

巾帼志愿+宣讲,凝聚思想强引领。“村里每年都能收到妇联送的春联,还学到了很多文化知识。”乐亭县毛庄镇前庞河村村民韦红侠收到市妇联送来的春联高兴得合不拢嘴。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妇联以“巾帼心向党·奋进新征程”为主题,深化“百千万巾帼大宣讲”活动,组建164支各具特色的巾帼志愿宣讲队,开展最美家庭故事分享、安全教育进庭院、“送春联,送家风,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基层”等活动,通过敲门入户拉家常,让党的“好声音”直达最基层。组织巾帼文艺志愿服务队,将宣讲内容编成乐亭大鼓、三句半、快板等大众易于接受的形式,变“单一宣讲”为“生动说唱”,让妇女有共鸣、听得进、易接受。

巾帼志愿+关爱,结对帮扶送温暖。市妇联开展了“爱心代理爸妈”“爱心代理儿女”巾帼志愿关爱行动,对重点关注家庭制定“一户一策”帮扶措施,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散居孤儿招募“爱心代理爸妈”1190名,募集款物48.27万元。组织121支巾帼志愿服务队和1125名巾帼志愿者与1562名特殊困难老年人结对,开展生活照料、物资援助、送医上门、心理疏导、亲情陪伴等关爱活动,用心用情解决困难妇女儿童急难愁盼问题。

巾帼志愿+普法,维护权益促平安。“谢谢大家的点赞,我们会持续开播为大家讲解更多的法律知识。”“作为一名普法宣讲巾帼志愿者,很高兴能帮助到越来越多的姐妹们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华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向东在市妇联“唐山女性之声”普法直播间与网友互动时说。围绕“三八”维权周、4·15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6·26国际禁毒日等节点,市妇联组织巾帼志愿者针对《妇女权益保障法》《河北省反家庭暴力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志愿宣传390余场次,举办“木兰有约”主题普法宣讲51场次。开展巾帼送法进乡村活动,有效提升广大妇女尊法学法守法意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巾帼志愿+服务,助力妇女建新功。市妇联在全市持续开展“巾帼科技助农助企”“巾帼家政进社区”“‘知子花开’巾帼家庭教育指导”系列服务活动。组织巾帼家政志愿者开展参与式护理技能大交流、家政政策形势大宣讲、保洁烹饪面点家政技能大培训751场次;组建巾帼科技助农助企服务团,吸纳科技志愿者200名,发布实施助农服务项目20项;组建巾帼电商助农服务队,开办“凝聚巾帼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巾帼助农电商直播大集,为百余种优品好物代言;举办城乡公益流动课堂,组织巾帼志愿者参与家教讲座、亲子活动等指导服务1767场次,服务家长30余万人次。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