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东京1月4日电 (记者钱铮) 日本研究人员近日宣布,他们通过计算机筛选发现了一种具有抗病毒活性结构的小分子化合物。这种新型化合物能阻碍乙肝病毒基因组合成,与其他药物联用有望成为治愈乙肝的候选药物。
据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理化学研究所等机构近日联合发布的新闻公报,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有近3亿名乙肝病毒携带者,但目前尚无能根治乙肝的药物。现在常用的治疗药物是核苷类似物和干扰素。核苷类似物虽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但乙肝病毒的共价闭合环状DNA分子仍持续存在于患者肝细胞核内,可能引起复发,所以患者需要终身服药;而干扰素治疗乙肝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只对约30%患者有效,且副作用较多。
本项研究的目标是克服干扰素弱点,研发治疗乙肝的新药物。研究团队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筛选出30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被称为iCDM-34的小分子新型化合物表现出抗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活性。
研究人员认为,iCDM-34在与核苷类似物联用情况下,有望成为治愈乙肝的候选抗病毒药物。此外,iCDM-34的作用机制使其不仅能抑制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还有望用于研发针对艾滋病病毒、新冠病毒等其他病毒的抑制剂。
相关论文近日已发表在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细胞死亡发现》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