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王林)路北区大里街道楼宇集聚,大型商业综合体汇聚,爱琴海、太阳城、太平人寿保险等知名企业纷纷在此投资设点,逐步发展成以八方购物广场、茂华唐山中心、爱琴海购物中心、振华成诚购物中心为核心的四大商圈。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区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街道党工委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积极探索商圈(楼宇)党建工作新路径。全街现有商圈(楼宇)党建示范基地2个,共包含非公党支部13个。
牵线搭桥,建立组织架构
思想上,高度重视。街道党工委把商圈楼宇党建纳入基层党建工作总体布局,领导班子带队对境内8栋楼宇1377家入驻单位进行走访,统筹梳理境内2个非公党总支、27个非公党支部、87个社会组织,共有党员279名。选派25名党建指导员,对楼宇内69家非公企业进行实地指导,同时调配骨干人员15名,组建以楼宇信息员、招商联络员、企业服务员、安全督导员、物业管理员为主体的“五员”楼宇服务团队,为入驻企业提供党建、招商、应急、物业等服务。
组织上,以一带多。采取“1带N”模式构建商圈(楼宇)党组织架构,即1个街道党工委带N个企业党组织,按所在商圈(楼宇)划分,构建“街道党工委——商圈(楼宇)党总支部——商圈企业党支部”三级立体组织架构,形成纵向传导链,确保商圈楼宇党建工作有主体,企业全参与,实现“两个覆盖”。
管理上,压实责任。明确社区党组织对辖区内商圈楼宇党组织的属地管理责任,将商圈(楼宇)纳入到社区“党建+网格”管理中,网格员定期联系走访入驻企业,及时收集并反馈其发展需求、存在问题、意见建议等,协助党建指导员和“五员”楼宇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
同频共振,提升党建品质
深化共建共联。建立以社区党组织、楼宇物业服务企业和入驻企业党组织为主的党建联系会议制度,定期举办党建联席会议,聚焦企业发展难题,高效落实“协商议事、共驻共建、项目领办、双向沟通”等四项工作机制。以楼宇为单位,签署“共建协议”,共享学习资料、师资力量、学习阵地等,实现楼宇党员间经常性互动交流。整合商圈楼宇企业优质资源,推动企业与需求项目、人才精准对接,促进企业规范发展。目前共组织召开党建联席会议33次,签订共建协议书9份,解决企业难题90多个。
开展“双式”服务。即活动式、志愿式服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主题活动,丰富商圈楼宇内广大党员、企业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举办“以茶话廉”专题党课、党建“大家谈”交流会等特色党建活动6次;同时,开展区域化商居联动志愿服务,把商圈楼宇非公党员纳入到社区党组织志愿服务队,引导非公经济人士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先后共有100余名商圈楼宇党员积极踊跃投身到疫情防控、防汛救灾、文明城创建等志愿服务中来,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选树先进典型。街道党工委指导楼宇党总支充分挖掘和总结自身成熟经验,找准企业特色,积极打造商圈楼宇示范点,培育并推广商圈楼宇党建品牌。以天壤楼宇党总支“天壤红•耀万商”品牌、中环楼宇党总支“三星三最”品牌为示范,提点拓面,辐射带动全街实现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的目标。同时突出宣传阚春凤、李沧柱等优秀非公党员代表,以真实事例,让企业充分意识到党建在企业发展中起到的引领带动作用。在2023年全省开发区楼宇商圈观摩活动中,“天壤红•耀万商”党建品牌受到充分肯定。
人尽其能,优化人才资源
依托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把党的建设和群团工作融为一体,同步推进,以“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针对企业员工需求,组织开展特色党建活动11次;利用“两代表一委员”自身优势,用好人大、政协力量,开展“微协商”专题活动,助力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点痛点问题;充分发挥代表委员的专业能力,组织开展经济沙龙、创客大讲堂、法律援助等知识性、专业性较强的主题党建活动11次,助推现代服务业向高质量、多样化升级。团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由街道党工委牵头,联合境内商圈楼宇企业,成立新阶层人士联谊会,通过实地调研、建言献策等方式引导其有序参与到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工作中,有计划地将代表性人士吸纳到党组织中来,做到“党建”与“统战”互融。现已发展3名新阶层人士成为党员。
大里街道党工委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天壤楼宇示范基地带动作用,在特色彰显、效能提升上下功夫,进一步实现资源对接和服务联结,发挥商圈(楼宇)在城市基层治理中重要作用,实现商圈与周边居民圈的协同发展、互促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