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让“冀东文艺三枝花”唱响新时代。为此,市政协委员、唐山新联会副会长陈启壮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陈启壮说,唐山不仅是北方瓷都,更是享誉中外的评剧、皮影和乐亭大鼓“冀东三枝花”发源地,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让“冀东三枝花”唱响新时代。
着力加强文艺传承。任何文化的流传,最终还是要靠人来完成。所以,“冀东三枝花”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首要的任务是培养相关的专业文艺人才。除专业院团和唐山艺校的培训教学以外,还应做大量普及工作,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加大普及力度,开设相关文艺课程,让每一个唐山人都能唱上两三句家乡的文艺曲目,让“冀东三枝花”人才队伍形成老中青少梯次格局。
着力加强人才培养。只有喜欢“冀东三枝花”的人多了,才会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而群众基础的培养和挖掘,在于广泛的宣传。应通过经常性举办接地气的专业演出交流活动,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喜欢上家乡的文艺,努力做到妇孺皆知。
着力加强代际赓续。文艺的传承非常重视师承关系,名师带高徒显得很重要。政府层面不仅应发现培养“冀东三枝花”名家,更应让名家多带优秀的弟子,形成传帮带作用。这样就可以形成良性的循环互动,让年轻的文艺人才迅速成长、成熟和成名,真正实现后继有人。
着力加强史料挖掘。深入研究“冀东三枝花”的历史源流和流派发展,努力形成一批研究成果,时机成熟也可编撰成书,形成专业教材和著作,从高度上和深度上对“冀东三枝花”起到很好的保护传承作用。
着力加强对外交流。让“冀东三枝花”唱响新时代,不仅需要在唐山大地落地生根,还应有组织地带领相关的专业演出团队走出唐山、走遍河北、走向全国甚至享誉世界,到世界各地去演出交流,多学习其他地区和院团的宝贵经验做法,以此不断吸收、借鉴、完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