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体·科技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影像学检查越贵越好吗?

随着保健意识的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体检也成了每年必不可少的项目。不少人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即认为影像学检查越贵越好。事实上,影像检查各有优缺点,对于不同疾病,每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是不同的。

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X线、CT、磁共振成像等。X线摄影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最经济和实用的了解肺及胸壁病变的检查方法,其缺点是不易显示肺内微小病灶和被心脏及纵隔重叠的病灶。腹部X线摄影可以判断有无肠穿孔、肠梗阻以及肾结石等疾病。另外,骨骼系统疾病以X线平片为首选检查方法,尤其对于外伤可能存在骨折的病人。X线摄影检查成本较低,检查方便,出片和报告速度比较快。

CT基本可用于全身各器官系统病变诊断,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力,易于检出病变,特别是能够较早地发现小病变和较准确显示病变范围,尤其对于肺内小结节的检出更有价值。CT后处理图像能够多角度、多方位、三维立体地显示器官及病变,能够提供血流灌注等功能信息。值得提出的是,CT检查在急症医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例如怀疑脑梗死时,可一站式完成CT平扫、CTA和灌注成像检查。对于急腹症的CT检查有利于快速明确病因,为及时、合理、有效的治疗提供帮助。但是CT检查也存在一些局限,首先CT辐射剂量显著高于X线检查,尤其对于孕妇、儿童要慎重选择。另外,对于某些疾病的检出尚有困难,例如,对中枢神经系统微小转移灶的发现以及对脊髓的显示远不及磁共振检查;对胃肠道黏膜小病灶的识别不及X线造影;对软骨、关节盘及韧带的显示不及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成像以其多参数、多序列、多方位成像的特点,软组织分辨力高且无X线辐射损伤等特性,目前已广泛用于人体各系统疾病的检查和诊断。与其他成像检查相比,磁共振成像对病变的检查更为敏感,例如对于垂体微腺瘤、脊髓病变、早期小肝癌及软骨损伤的检出优于CT检查。临床应用时,磁共振成像也有一些局限和不足。首先,患者体内有铁磁性植入物、心脏起搏器或者早期妊娠、幽闭恐惧症患者不能进行磁共振检查;其次,磁共振成像易产生不同类型伪影,影响病变观察;再次,对于呼吸系统、胃肠道黏膜小病变诊断价值不高。另外,磁共振成像时间长,不适于急诊患者。

总之,每种影像学检查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和适应证,并不是检查费越贵越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核磁室 任俊杰)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