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市供销社:改革创新推进供销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记者回佳佳 通讯员杨洁)记者从2月29日召开的2024年度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市供销将紧紧围绕农民需求,积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供销社系统农资流通服务主渠道及农业生产服务作用,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拓展服务领域。

改革创新,服务赋能发展。做好农资保供稳价工作,持续推进科学施肥增效,继续推进“绿色农资”升级行动,健全经营网络,推进农资集采集配工作。创新服务方式,开展测土配方化肥减量技术推广工作,为耕地定制“营养餐”。推进数字化建设,开展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等新零售模式。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提质扩面,发展多环节或全程托管服务,全程托管面积达到10万亩,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达到500万亩次以上,承担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任务6万亩以上。发展订单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农民增收。建强供销系统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仓储保鲜设施,发展净菜加工、精深加工等,抓好产销衔接,发展中央厨房、直供直销、即时配送、直播带货、预制菜等新业态,为“唐农”品牌建设注入新活力,24年全市农村产权交易额预计达到20亿元。

夯基固本,组织赋能发展。推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实现基层供销社高质量发展,以“村社共建”重点,通过基层社领办、龙头企业带动、融合共建等方式,鼓励基层供销社参与或领办开展统防统治、农机作业、产品购销、快递物流配送、再生资源回收等业务的产业型和服务型合作社。围绕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畅通农副产品上行和农资下行通道,让农民群众切切实实地享受到供销合作社带来的优质服务。探索拓展专业合作领域,带动更多的农户开展合作经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县域商贸流通发展。今年,各县级社要积极推进“县基一体化”管理,加速实现资产管理、网络运营、项目建设、人员调配的全面一体化。

和美乡村,产业赋能发展。各县级社因地制宜参与本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争取打造10个左右和美乡村示范镇(片),100个左右和美乡村精品村,1000个以上和美乡村提升村。构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加强与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合作,推进“生产、供销、信用”项目建设,助力解决系统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促进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的合作化、专业化、规模化。借助五级平台销售优势发展“唐农”品牌,通过线上特色馆与线下社群团购相融合的方式,进一步开辟“唐农”产品销路,打造“唐农”品牌未来市场的新增长点。

转型升级,项目赋能发展。今年,谋划唐山曹妃甸综合保税区粮食仓储物流项目等重点项目共42个,预计总投资35.58亿元,推动拓展新业务领域。谋划净菜加工、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县域集采集配、废旧家电回收等项目,加快推进落地。落实垃圾分类建设项目,推进“两网融合”。紧跟政策拓展经营领域,探索开展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业务、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业务等新业务,拓展经营领域。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