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牢记嘱托勇担当 奋楫笃行展芳华

—我市妇女儿童工作综述

□ 本报记者 赵珺 通讯员 谢媛媛

阳春三月,万象更新。在这生机盎然的日子里,第114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如期而至。回望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妇联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视察唐山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市委工作安排,牢记嘱托、奋楫笃行,充分发挥引领服务联系职能,团结带领全市380万妇女听党话、跟党走,在助推唐山高质量发展中贡献了巾帼智慧和力量。

筑牢思想根基,在唱响巾帼主旋律中扛起政治责任。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深化“百千万巾帼大宣讲”。开设“妇联执委宣讲‘云接力’”“党的二十大精神巾帼大讨论”等专栏,带动百万妇女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组建巾帼志愿宣讲队164支,开展主题活动1200场次。编创乐亭大鼓、三句半等文艺宣传作品78个,在街头巷尾、中心广场表演传唱,让妇女有共鸣、听得进、易接受,让党的好声音直达最基层。

围绕中心大局,在服务唐山高质量发展中彰显巾帼担当。扎实推进“唐山福嫂·巾帼家政”提质扩容民生工程,培树省、市星级巾帼家政基地57个,星级“河北福嫂”“唐山福嫂”182名,开展家政服务进社区活动800场次,带动1.3万名妇女立足家政创业就业。积极搭建女性创业融资平台,年内帮助351名妇女申请创业小额担保贷款1.03亿元。举办凤凰英才、招商政策、金融税务等助企发展对接会,选树科技型巾帼企业32家,组建巾帼科技助农助企服务团,举办巾帼电商直播带货等助力乡村振兴能力提升培班50场次,3160名妇女参学受益。

提质庭院创建,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展现巾帼作为。实施美丽庭院星级管理办法,全年建成美丽庭院4.5万户,选树市级美丽庭院明星户200户,培树市级美丽庭院精品线路13条,组织5万名巾帼志愿者踊跃投身“三员”联动助力人居环境再提升巾帼行动。结合“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主题,推出“游在唐山乐享庭院”“我为家乡代言·云赏美丽庭院”等宣传视频19期,吸引众多京津冀游客慕名前往打卡。

坚持守正创新,在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举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巾帼志·家国情,‘大爱唐山’凝聚她力量”文明风采展示会,组织“新疆·唐山最美家庭结对走亲”“最美家庭迎端午”卡通人力车文明实践等活动171场次,培树全国、省、市最美家庭112个。启动“知子花开”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邀请知名家庭教育专家来唐授课8场次,举办公益流动课堂1767场次,服务家长30余万人次。

履行宗旨使命,在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中凝聚巾帼力量。深化“巾帼送法进乡村”普法活动,开展法治电影进乡村、“木兰有约”云普法等线上线下主题活动823场次,编创《e路生花——巾帼守护网络安全版》歌曲MV,获全市网络生态治理公益宣传优秀作品短视频类一等奖。开展涉妇女儿童权益案件执行专项行动,执结案件75件,执行到位金额160余万元,为涉案妇女儿童申请司法救助案件30件、救助款225.5万元。层层建立婚调中心(室)2130个,创新网上婚姻家庭调解模式,为1600余人次提供线上指导服务。

聚焦民生福祉,在志愿关爱行动中彰显巾帼大爱。全省率先开展“爱心代理爸妈”关爱行动,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散居孤儿招募“爱心代理爸妈”1190名,构建“1+3”结对帮扶体系,拓展推广“6+N”关爱模式,征集爱心陪伴基地24家。累计资助爱心物品及资金83万元。创新“爱心代理儿女”关爱行动,组织121支巾帼志愿服务队和1125名巾帼志愿者,与1562名空巢、失独、农村留守、低保特困等特殊困难老人结成关爱帮扶对子,以每月至少送一次问候、每季至少提供一次帮扶、每年至少一次温情陪伴的关爱形式,诠释巾帼大爱。开展困境走访慰问活动,为1578名困境妇女儿童发放救助资金53.84万元,为102名“两癌”患病妇女发放救助款102万元,为4300名妇女捐赠“两癌”健康保险,保障总额4300万元。

持续深化改革,在强基增效中激发妇联组织活力。建立“网格+妇联”工作体系,新建基层治理网格妇联组织3.3万个,在行业协会、商圈楼宇等1138个“三新”领域中成立妇联,吸纳团体会员115个。争取省专项资金136万元,建设省级“示范妇女儿童之家”16个、特色“妇女微家”262个。举办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改革“强基增效”擂台赛、拉练赛,激发基层妇联组织比学赶超活力。

一年来,市妇联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同志精诚团结、奋勇争先,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列,先后获得市以上表彰奖励5项,17次在省、市相关会议上介绍经验,全国、省、市领导先后18次对妇联工作作出肯定性批示和表扬。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妇女报等省以上媒体刊发相关稿件1532篇次,唐山妇女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幅提升。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