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孔祥华 通讯员崔建国、孙娟)春耕在即,作为鱼米之乡的曹妃甸稻田地水光粼粼。为满足农业生产需要,曹妃甸区第五农场党员干部纷纷走村串户到田边,助力群众抢农时、备农资,全力以赴做好春耕备播。
以“党建+部署”提前压实任务和责任。为充分发挥党建引擎作用,五农场党委及时部署春耕备耕工作,构建基层党组织靠前指挥、党员干部下沉指导、各部门联动保障的储能备耕“作战图”,将任务落实到村,压实责任“挂图作战”,建立了农场党委带村居、村居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联动机制,为农场稳定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夯实基础。
以“党建+宣传”将农业政策宣传到位。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五农场还利用“三会一课”、支部大会以及网格化力量,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夜谈会,向广大党员群众详细讲解惠民惠农政策,生动解答参会群众提出的问题。组织机关干部成立12个宣传组,下村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共召开48次惠农宣传大会。协助村干部以及网格员积极开展入户走访,围绕绿色种植、异位稻鱼综合种养等进行宣传,尤其是将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相关惠民政策宣传到户,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户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
以“党建+服务”提供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保障。五农场派遣农业骨干技术人员进村入户,蹲点包片,在农业生产一线开展技术下乡活动,通过教学讲座、现场解答、发放技术资料等方式,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全面加强对春耕备播、产业种植、农业机械保养调试和检修维护等重点工作的服务指导工作,为全场农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以“党建+监管”确保农资产品质量。为保障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五农场农业农村办开展种子打假专项行动,以种子、农药和化肥经销店为重点,着重检查是否具备经营资质,所售化肥、种子等农资质量、价格、真伪,加强农业产品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种子、农药流入市场,进一步规范了辖区农资产品市场经营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