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路北新闻 上一版   
下一篇

路北:实现三级养老网络全覆盖 打造“智慧养老”示范区

图为煤研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智慧养老云服务平台进行操作。

图为橡树湾老年服务中心,老年人正在进行乐器演奏排练。

图为团结里老年食堂,工作人员正在为老年人盛取丰富的餐品。

本报讯 (陆北)路北区整合全域内养老服务资源,依托区城运指挥平台,在全市率先打造路北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全区老年人数据智慧化管理,打造“一屏观路北、一网管全域、一人通全岗”的智能化、智慧化监管模式。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协调服务供给与老年人需求之间的平衡,打通老年人和养老服务机构的信息屏障,形成机构-社区居家-老年人需求为一体的链式养老服务模式,统一接入标准,统一管理规范,真正实现区、镇街、社区三级养老网络的有效覆盖。

打通“堵点”实现服务供需精准对接。区民政局利用信息技术的集成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从多个层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整合养老服务资源,依托路北城运中心平台建设的智慧养老平台,将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和企业、社会组织进行对接,为老人提供精准便捷的服务,实现服务的供需平衡。建立集老年人基本情况、能力评估等级档案、养老服务需求等于一体的养老服务数据库,实现服务数据“一端录入、多端共享”。为老年人享有多样化、个性化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提供点单式服务。以智能终端和热线电话为纽带,老年人可便捷查询相关服务项目、服务标准及服务价格,进行“点单式”预约,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助餐、助浴、助洁、娱乐、健康管理、家庭护理等上门服务,切实推动“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基本养老服务现代化。据统计,平台日均有效服务工单派发量50余次,累计完成居家养老服务18000余单;绘制三维数据地图。运用三维可视化和GIS技术,将辖区内经民政备案的养老机构运营状况、床位数、收费标准、服务水平、评估等级、地理位置等信息汇总,绘制养老机构“一张图”,实现信息互通实时高效、供需对接精准有力,解决供需双方“找不到、信不过、选不清”等问题,使老年人及其子女足不出户即可快捷、详细地获取养老机构信息和服务,有针对性地选择养老机构,享受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

解决“难点”实现老人居家安全监护。针对独居、空巢、高龄老人等存在的居家安全隐患,为辖区117户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建设家庭养老床位,设置烟雾传感器、NB传感器、红外生命体征传感器、SOS一键报警装置等设备,通过智慧养老服务监管平台,为老人提供安全守护。一旦监测到异常信息,立即在平台呈现,并同步向紧急联络人发送报警短信,有效缓解老年人居家安全隐患。

消除“痛点”实现智慧服务应用延伸。实现高龄补贴的线上申请及认证渠道。2024年将建立高龄津贴信息化管理系统,打通高龄津贴从申报到发放的所有环节,实现高龄老人信息采集、生存验证、审核审批、补贴发放等标准化流程化管理。老年人在完成人像采集后,通过“路北智慧养老”微信公众号即可完成生存信息验证;创新人脸识别刷脸助餐。创新研发养老助餐信息化服务平台,老人通过刷脸即可清晰了解自己的助餐折扣,实现养老助餐刷脸消费,让老年人能够更加舒心、便利地享受政府福利。预计2024年将实现全区老年助餐点位刷脸服务全覆盖,让智慧养老服务暖胃更暖心。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