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栗园村集市上,一名卖菜大爷与旁边的商户因占地问题引发纠纷。唐山市公安局开平分局栗园派出所副所长王海忠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与双方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两人终于握手言和。当得知卖菜大爷已经80岁时,王海忠觉得很是心疼,就自掏腰包把剩下的菜都买了下来。
今年53岁的王海忠,21岁来到派出所,铆足干劲扎进村庄社区当起了“片儿警”,一扎就是32年。作为警龄最长、资历最深的基层民警,任时光蹉跎,一心为民的情怀丝毫未减。即便是罹患肾癌右肾摘除,王海忠也仅仅休养了两周就回到了他所热爱的工作岗位。一头是病痛的折磨,一头是工作的重任,王海忠的心中始终有杆“秤”,那就是人民至上、视责如山。
在王海忠所管辖的于庄、刘庄、栗园村与刘官屯内,老年人口多,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常有,处理不好就会变成“铁疙瘩”。王海忠凭着自己扎根村庄32年练就的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见人知名、提名知情的基本功,总能将一个个“铁疙瘩”巧妙化解。
作为农村派出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警力资源不足。王海忠秉承“警力有限而民力无穷”的工作思路,发动村干部与社会治安积极分子等力量组成管理“后援团”,依靠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及时搜集群众诉求,提早发现掌握矛盾线索、纠纷苗头。同时,王海忠推行“村委会+派出所+镇政府”化解矛盾纠纷法,讲情、说理、明法多维度开展矛盾化解工作,营造守望互助的邻里关系。2023年以来,他累计参与化解231起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
在地形复杂的村庄里巡逻怎么做?怎样才能形成治安防控网?怎么能以最快的速度出警?针对这些问题,王海忠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依托片区57个子网格,根据治安特点、地形分布与发案规律,王海忠重新调整巡逻路线,把警力前置到关键点位,平日有警出警,无警巡逻,并融合反诈宣传进治安防控体系,大大提升了辖区管控度,形成了科学有效的乡村治安防控网,治安警情连年下降。
来到栗园派出所的新警总是好奇:基层派出所工作繁杂而琐碎,东家长西家短各种矛盾不断,王所长怎么会有那么多精力与热情投入其中?用王海忠的话说“都是小事”,但这些群众的“小事”,无论多小,都是他心里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