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影视+”赋能乡村振兴“新气象”

——记河北省先进集体、市气象局气象服务农业影视组

□ 杨慧玲

用镜头记录农业发展历史变革,用光影讲述气象为农步履铿锵,用画面展示乡村振兴累累硕果。十七年风雨历程,唐山市气象局气象服务农业影视组赋能乡村振兴“新气象”。

如果气象服务是气象事业的立业之本,那么影视宣传就是气象服务的重要保障。2007年6月,唐山气象服务农业影视组正式成立,本着气象为农、服务为民的初心,把做好农业气象服务,减轻农业农村气象灾害损失,助力乡村振兴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农业影视组工作特点,开拓创新,成效突出。2019年,被授予“河北省五一巾帼标兵岗”;2023年,荣获“河北省工人先锋号”称号。今年,“河北省先进集体”授予这支团队,当之无愧。

坚守为农初心,深耕助农品牌

气象助农栏目《谈天说地》于节目组创办之初同步应运而生,立足于指导农民预防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影响,传播农业技术信息,解答农民技术难题,帮助农民趋利避害。以天气预报预警信息为主线,三大专题板块覆盖气象为农方方面面:《一方水土》展现乡村振兴的先进典型成果,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孕育着乡村旅游的美好蓝图;《气象最关注》剖析四季变化和临近天气对农业的影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农气专家在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气象科普》提高农民朋友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多角度,全方位,助发展。

栏目自2007年开播以来,累计制作节目6200余期,节目组的脚步几乎踏遍唐山所有乡镇,结合农业农村气象防灾减灾需求,不断推陈出新,提升节目质量。2020年,研发制作了“白菜种植气象经”“迁西板栗的气象秘籍”“暴雨来袭当心鱼虾泛塘”“冰雹要来怎么使果树少遭殃”等一系列防御知识丰富、服务技术实用的农业气象科普视频,依托科技成果为农户“兜底”。《谈天说地》栏目是唐山气象为农的闪亮名片,更是省内富有特色的服务平台。

拓展传播渠道,护航农业生产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新媒体的发展势不可挡,气象影视组将传统气象影视节目与新媒体有机结合,逐步实现电视与网络、手机等媒体终端同步播放,综合运用电视、广播、短信、电子屏等媒体,将气象为农服务信息第一时间送达农民手中,为及时采取防范措施争取了时间。

为确保气象信息服务覆盖到边远山区,采用免费赠送“农信通”短信业务、重大灾害天气全网预警群发等方式,解决气象信息在边远山区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打造科普作品,贡献气象智慧

农业影视组结合本地特色产业和地理环境特点,创作了《迁西名珍—苦水芹菜》《桌面微气象—焚风》等一批通俗易懂科普短视频,传播科学思想,传递科学知识,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市气象局农气专家为家乡特色农产品代言,迁西板栗、滦州花生、丰润生姜,记录气象人“热爱家乡 振兴有我”的光荣使命,为乡村建设发展不遗余力;开发了《唐山气象科普挂图》《唐山气象灾害防御手册》《农村防灾避灾专题片》等一系列科普作品,并在农村科普长廊、科普墙宣传推广,为提升全市农业农村气象防灾减灾能力贡献力量。

农业影视组创作的科普作品先后获得省级及以上荣誉。2021年获河北省科技厅科普微视频大赛一等奖及优秀奖,2022年获第十二届全国气象科普图文类优秀作品三等奖及音视频类优秀作品三等奖,2023年获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奖及中国气象局第二届名家讲科普活动“全国十佳科普短视频”。

十七年岁月更迭,十七载风雨兼程。影视片段里的画面依然清晰可见,记录了气象万千中的农业进步,见证了乡村振兴里的发展变迁,市气象局气象服务农业影视组将不忘初心,赋能乡村振兴新气象,继续在气象为农的路上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