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天玥 通讯员冯爱国)近年来,汉沽管理区坚持把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新风正气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引导广大群众破除陈规陋习,争做新时代文明新风的建设者、移风易俗的践行者,共同营造风清气正、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
“我们村专门给办酒席的村民免费提供场地,就在这个新风礼堂。”在张绪庄村,村党支部书记董凯向记者介绍,原本村内红白喜事都是村民自己找场地摆酒席,这几年他们充分发挥新风礼堂效用,鼓励引导村民在这里操办婚宴、寿宴、周岁宴。“把村里这些宴请统一放在礼堂,既可以节省开支、减轻村民经济负担,又能确保各类酒席不违规操办,有效抑制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董凯说,考虑到夏天天气炎热,还专门购置了大功率空调,为在礼堂操办酒席的村民送去清风。
除了村办礼堂,该区各村还积极成立红白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由村里有威望的人担任,义务帮忙,他们按统一的章程办事,让村民省心、省时、省钱。”震新村党支部书记、村红白理事会理事长陈连民说,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等多种措施提倡红白事简办,不仅减少了攀比浪费之风,大大降低了村民负担,同时也推动村民将孝道尽在平时,带动乡村文明新风尚。
近年来,汉沽管理区18个村进一步选优配强红白理事会成员,目前红白理事会覆盖率达到100%。为更好规范引导各地移风易俗,该区还印发了《农村索要高额彩礼问题专项整治》《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问题专项整治》等细化方案,让红白事有了规范和指导标准。各村根据实际,重新修订和完善了村规民约,将彩礼数额、随礼金额、宴席桌数等婚丧事宜标准量化、细化,对村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进行了有效约束。
通过推进移风易俗、深化文明乡风建设,村民们的观念逐渐转变,邻里之间攀比现象不断减少,丧葬活动更加文明。区农业农村、民政、宣传等部门持续发力,在宣传引导、示范引领、制度约束上不断出新招、硬招、实招,推进移风易俗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