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闫妍)日前,唐山市“文明标兵”评选发布组委会办公室公布了8月份第三期“周文明标兵”名单。他们是:
1.为患病女童点燃希望之光的干细胞捐赠者 刘建业
刘建业,唐山市丰润区京东物流大件配送站站长。2024年6月,他接到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得知他与一名12岁血液病女患者初步匹配成功。为了让孩子重拾希望、早日康复,他毅然决定捐献造血干细胞,积极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高分辨检测和体检,还调整饮食,确保捐献的最佳状态。他说:“我从决定捐献开始就没有后悔过,心里已经做足了准备,家人和单位也都非常支持我。既然决定去做这件事,我就要尽力做到最好。”7月30日,他成功捐献了243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8124例、河北省第790例、唐山市第37例、丰润区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心系群众安全坚守防汛一线的村书记 杨富亮
杨富亮,唐山市迁西县兴城镇杨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2024年7月30日晚,迁西县连降大雨导致还乡河水位上涨,杨庄村多处低洼区域被淹。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杨富亮立刻组织党员干部冒雨转移被困群众。午夜,一村民鱼塘被大水冲出缺口,杨富亮带领党员干部紧急前往缺口处,打着手电筒站在齐腰深的水里用铁丝网等工具围堵,经过1个多小时的抢险避免了2万多斤鱼的损失。暴雨下了一整夜,他对堤防的排查一刻也没有放松,指挥清理河道杂物、清扫淤泥保畅通。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3.危急时刻英勇救火的“交通人” 董远征、班秀奇、徐强
董远征、班秀奇、徐强,唐山市丰南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的执法人员。2024年7月17日下午,三人巡查到丰南疏港路口时,发现一辆满载焦炭的大货车冒出滚滚浓烟,火势逐渐蔓延,情况十分危急。他们立刻分头行动,一边疏散周围车辆,一边指挥司机拨打119救援电话,同时联系附近的洒水车赶往现场,三人齐心协力将明火成功扑灭。待消防车到达后,他们又协助消防人员对车上的焦炭进行了整体洒水,防止二次火灾发生。事后,货车司机送来一面写有“救济解难显英雄本色,心系百姓保一方平安”的锦旗,向三位英雄表达最诚挚的感谢。
4.用心呵护困境儿童的青年教师 冯硕
冯硕,唐山市遵化市小厂乡松棚营中学教师。她工作认真负责,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找“特殊”学生谈心、登门家访,联手助力孩子成长进步。有一个孩子父母双亲身患重病生活困难,她四处奔走联系志愿者团队,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解决了学生家庭的燃眉之急。她还走访了近三十户困境家庭,和志愿者团队共同对留守儿童、困境家庭进行资助,给他们带去了希望。在她的影响下,孩子们也纷纷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之中,学生赵汉文、赵志远两位同学在烈火中救出小孩,2020年被授予河北省“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她所教班级整体成绩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本人先后荣获“河北省优秀班主任”“遵化市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5.危急时刻勇救遇险老人的“五人组” 郑军宝、宋健、刘伟、郑来军、杨立华
郑军宝、宋健、刘伟、郑来军、杨立华,唐山市曹妃甸滨海公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员工。2024年6月7日下午,他们在安全检查途中发现一辆电动三轮车侧翻在G228国道边,有两位老人被困其中。此处杂草丛生,路旁就是一条很深的水沟,三轮车还在缓缓下滑。就在这危急时刻,他们五人疾速上前砸开车窗,拽出被困老人并转移到安全区域,合力将电动车扶正推到安全地带。由于老人受到惊吓言语不清无法交流,他们便安抚老人使其恢复意识,在确认车辆没有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叮嘱老人行车一定要注意安全,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才放心离开。
6.路遇患者伸援手的好医生 赵连甲
赵连甲,唐山市玉田县医院医生。2024年7月13日中午,赵连甲在乘坐开往北京的K384列车上听到广播,有一位男孩突然腹痛难忍寻医求助。他立刻联系列车员迅速来到事发车厢,看到男孩满脸痛苦、蜷缩着身体,在询问病史后便开始诊治。他先对孩子进行了检查,和家属说明了初步诊断情况,利用中医推拿为孩子缓解了肠绞痛症状,一路陪伴至其下车还叮嘱要密切观察,必要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时隔数日,县医院收到了男孩亲笔写的感谢信。面对真诚的感谢,赵连甲说:“碰到这种情况,我相信每个医务工作者都会这么做。”
7.听民声、贴民心、解民忧的好民警 王超
王超,唐山市公安局路南公安分局永红桥派出所三级警长。他以“警营开放日”“十户联防”等活动为载体,立足群众视角营造专属话题,全面解读公安机关在打击违法犯罪、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等方面的政策和举措,定期组织片区党员、退休干部、治安志愿者、商户单位和群众代表等群体观摩交流,听取基层群众意见。他围绕“沉浸观摩、问需交流、体验评议”三位一体式警民互动模式,实现问题收集、民警跟进、组织盯办、群众评价的闭环链条,有效促进与辖区群众“双向”互动率、熟悉率,构建了“警民一家亲、同心筑平安”的和谐氛围。
8.治学严谨、坚守初心的人民教师 杨洪梅
杨洪梅,唐山市玉田县彩亭桥镇中学教师。她一直在农村一线担任初中数学教学及班主任工作,爱岗敬业、治学严谨。她深知没有坚实的业务功底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就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每天做题、选题,研究历年中考试题出题方向,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每天早晨六点钟她就会出现在教室,课前到班站、课后到班看,勤巡视、勤谈话、勤提醒。由于过度劳累,本就身体不好的她心脏病发作晕倒在教室,两次被接进了医院。为了不耽误学生,她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劝阻,仅在医院输了几天液就回到学校,每天把药带在身边坚持上课。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荣获学校优秀班集体。
9.热心公益事业的人民教师 唐励学
唐励学,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他热心公益事业,发起成立了玉田县户外救援协会,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突发事件救援、救助走失老人等公益行动,还定期慰问退伍老兵和孤寡老人、帮扶困难家庭,目前已有125人加入协会,4年来累计救援千余次。2024年5月15日清晨,在玉田县十五里铺村东102国道有一辆白色小汽车不慎掉进路边沟里,上班路过的唐励学及时伸出援手帮助其脱离困境。2021年7月,河南多地发生洪涝灾害, 他带领协会奔赴河南新乡展开救援,协助转移新乡市人民医院数十名新生儿,为灾区捐赠物资价值达八千余元。多年来,唐励学累计为公益事业付出十几万元。
10.助人为乐暖人心的村书记 卑利明
卑利明,唐山市丰润区白官屯镇东稍头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2024年6月6日中午,他接到一村民反映,村内有一名衣衫褴褛、神志失常的流浪汉随意进入村民家中乱窜。他立刻前往寻找,在村北一角落找到后便询问其情况。通过简单交流得知此人是小城子村村民,他便立即联系派出所帮忙寻找亲属,在原地与老人交流,还买来水和面包安抚。老人几次想离开,他硬是软磨硬泡拦了下来。直到下午两点,家属前来将老人接走。时隔几日,老人家属与该村书记前来致谢并送上锦旗,卑利明表示:“这都是我作为一名党员、村干部应该做的事!”
11.勇救翻车被困女子的热心群众 田士恒、殷涛、殷洪太、李艳军、张贵云
田士恒、殷涛、殷洪太、李艳军、张贵云,唐山市迁安市扣庄镇陈官营村村民。2024年7月21日11时,夏官营镇梅管营村民白新云驾驶三轮车途经陈官营完全小学时因躲避行人转弯时不慎翻车,白新云被压在车底下不能动弹。殷涛正好途经此地,他马上上前施救,因车身太重一人无法抬起,于是他马上跑到附近叫来了同村的田士恒、殷洪太、张贵云、李艳军,5人合力将白新云从车下救出,白新云只受了一点轻伤。随后,几人将车上的物品卸下来,把车翻了过来,又把物品一一装上车。三十多度的高温天气下,几人已浑身湿透,白新云感动得热泪盈眶,她说:“今天要不是遇到这几个好心人,我的小命就没了,太感谢你们了!”
12.危难时刻伸援手的“热心肠” 韩保青
韩保青,唐山市海港开发区兴业家园小区居民。他热心公益、无私奉献,凭借丰富的海上作业经验在海上工作期间多次救助遇险人员。曾经,他在海上不惧风险成功救起7名因风浪太大导致快艇不慎侧翻的落水人员。在一次救援行动中,他驾驶快艇持续两天搜救施工船落水人员。他多次救援事故船只,将遇险人员安全接回,并协助拖回故障船只,全心全力为有需求的船只引航,保障船只安全靠岸。他始终保持公益初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挽救着一个个生命,在危难之时伸出援手。
13.服务群众暖人心的网格员 毕国菊
毕国菊,唐山市丰南区柳树瞿阝镇廒里村网格员。她坚持“进百家门、知百家情、结百家亲、办百家事、暖百家心”的理念,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办,用自己的一“网”情深赢得了全体居民的信任和支持。儿女在外打工的王大娘常年独居行动不便,她便主动上门为其收拾卫生、代购生活用品、帮缴医保。王大娘十分感动地说:“国菊简直就像是我的女儿,啥事都替我想着,特别感谢她。”她经常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大街小巷,发现纠纷问题时用“拉家常”的方式帮忙调解,力争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当好风险隐患化解的“万能钥匙”。
14.大爱无疆、为生命续航的“好心人” 李剑
李剑,唐山市路北区万科新里程居民。从大学时期开始,他就经常献血,无偿献血14年,多达11次,累计捐献量4400毫升,已经无形之中挽救了许多生命。2024年的某一天,他收到一封来自远方的感谢信,读后得知是他前不久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的患者写来的。这位年轻女性被确诊为急性系白血病,该病症只有造血干细胞移植一种治疗途径,她62岁的老父亲为其进行了两次干细胞移植,均未成功,且病情加剧,已经没有合适亲缘供体,随时有生命危险。通过医疗平台,李剑于7月17日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为这位远方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希望,成为路北区第二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15.亲力亲为用心教学的好教师 刘倩
刘倩,唐山市曹妃甸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教师。她注重学习,不断丰富文化知识、提高业务能力,积极传播专业知识,坚持“用爱劝学”的思想关爱学生,激励他们扬帆前行。在叉车天车培训时,她勇挑重担、不畏艰辛,在寒风中监管学员整个学习过程,确保全部学员安全完成练习并通过考试。在育婴员与养老护理培训中,针对学员年龄偏大、电脑知识匮乏等问题,她耐心制作操作视频、逐人逐课传授。不论何处都有她忙碌的影子,同事休息时她在加班赶任务,同事忙碌时她也在整理学员的材料、带领学员技能鉴定。她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16.情系百姓健康的基层医疗工作者 刘广振
刘广振,唐山市遵化市侯家寨镇卫生院院长。作为基层卫生工作者,他坚持定期领队上门入户宣传最新政策、普及健康知识、免费健康检查。当为全镇进行年度体检时,他起早贪黑带领职工一起走村入户逐人体检,为了确保精准及时,他每天加班加点不顾疲劳,带头坚持在工作一线。在他的带动下,医护人员优质高效地完成了3200余人的健康体检工作。为了更好地服务百姓,他坚持学习提升业务能力,积极组织卫生院职工和各村医生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他仁爱敬业的从医精神,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17.一心为民干实事的“农服站长” 刘秀琦
刘秀琦,唐山市滦州市响嘡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站长。今年春节刚过,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影响了辖区内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实地勘察,为了如期推进,她积极克服困难,每天起早到单位准备资料,与主管领导、设计公司和村干部一起对项目土地逐一勘察,商讨最佳方案,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实地勘查工作。她时刻把百姓的事放在心头,认真组织示范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申报,积极开展“瘦肉精”检测排查、沼气池安全使用监督、补贴核实资金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洁净煤推广、土地流转合同备案,主动配合主管领导安全平稳高效地完成了“三夏”生产工作,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18.热情伸手解民忧的网格警员 郑艺
郑艺,唐山市高新区庆南道派出所警员。作为一名警察,他深知“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增强为民服务、为民解忧的主动性和自觉性。2024年7月12日中午,带孩子前来参加河北省青少年冰球比赛的王女士上门求助,称孩子用来比赛的专用冰球球杆不慎遗失,而距离比赛开始只剩四个小时,十分焦虑。得知此情他边安抚边了解情况,立刻与指挥室巡控中心联系,调取监控录像、核实途经人员,几番周折终于找到拾遗人。为了不耽误时间,他冒着滂沱大雨驱车找回遗失的冰球球棍,在临近比赛的最后时刻将球杆送到孩子手中。面对郑艺的热心帮助,王女士热泪盈眶,感谢他的速度与激情,为公安民警点赞!
19.扬孝道之心、育传统美德的好儿媳 李爱艳
李爱艳,唐山市迁安市第六实验小学教师。工作中,她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是学生的良师益友;生活中,她爱心满满,孝敬老人的感人事迹赢得了街坊四邻的纷纷夸赞。2013年公公突发脑出血住进了ICU,她拿出所有积蓄为公公治疗,住院期间她跑前跑后交费取药、喂饭穿衣精心照顾,公公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却落下后遗症,只能坐轮椅,说话也含糊不清。老人出院后,她每天都做老人喜欢吃的饭菜、带着去做康复训练,病情一天天好转。结婚二十多年来,她和婆婆也是和睦融洽胜似母女。她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老的那一天,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女也会更好地孝敬我。”
20.拾金不昧品德高的老两口 常兆全、张兰英
常兆全、张兰英,唐山市曹妃甸区三农场北常坨村村民。2024年6月17日上午,常兆全驾驶电动三轮车拉着老伴去柏各庄药店买药,当夫妇二人走到青龙河坝离柏各庄不远处的一个拐角时,发现前面有一个黑色的皮包,内有一沓现金、两张三农场信用社办理的10万元存折和金项链等首饰。于是,老两口买完药便直接来到了三农场信用社,说明捡到皮包的原委后,请工作人员帮忙查找失主信息。信用社工作人员确认身份无误后,立即联系失主左小芹。看到失而复得的皮包和皮包里原封未动的现金、存折和首饰,失主拉着两位老人的手激动地说:“这让我怎么感谢你们呀”。而两位老人却说:“不用谢,这事儿换作谁都会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