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王跃)今年是中国(河北)自贸区曹妃甸片区设立五周年。城市要发展,供水必先行。五年来,曹妃甸供水公司聚焦向海发展、向海图强,坚持科技赋能、智慧运营、创新发展,持续提升供水运营效能与安全保障,打造服务自贸区发展创新高地,为唐山沿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供水保障。
科技攻关: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曹妃甸供水以科技创新作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以提质增效为导向,以科技改造现有生产力,催生新质生产力,为自贸区建设注入新动能。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2022年、2023年科技研发投入强度分别达到2.5%和3.4%,累计投入约1800多万元。公司立足于解决生产中的痛点难点,通过多年实践经验,以水质治理、工艺改进、运行安全、服务提升等方面为发力点,攻关技术难题,提高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司先后被评为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河北省“创新型中小企业”。
创新理念:开启水厂运营新模式
曹妃甸装备制造区水厂作为自贸区供水的重要基础设施于2020年6月开工建设,2021年9月底并网投产,总投资1.8亿元,供水覆盖装备制造区、综合保税区及曹妃甸新城区域,“水质优、智能高、成本低”是这座水厂的主要特点。
目前,公司依托河北建投水务公司多年智慧水务建设的技术成果和海量水厂生产运行数据沉淀,建立了先进的水厂工艺运行机理模型和大数据分析模型,努力实现水厂混合絮凝、加药、消毒、排泥、超滤膜过滤和泵组供水等9个生产单元工艺运行的智能化管控。智慧化管理能够自动预判、自主决策、自动演进,实现水厂运行提质、节能、增效,全方位保障供水安全。
数字转型:推动创新应用场景建设
公司积极推进区域计量管理系统建设,通过合理划分供水区域、科学设置远传站点,搭建了功能全面的管控平台。管理人员对各区域管网运行情况可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快速准确定位管网漏点位置并进行处理,大幅提高了管网查漏效率,近年来公司漏损率始终控制在6%以下,达到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
自2022年开始,曹妃甸供水驶入智慧水务、数字化转型的快车道,依托管网区块化管理理念研发了SaaS版分级分区计量管理系统。截至目前已建成4个二级分区,62个三级分区,流量、压力、水质监测站点近1200个,远传普及率达到95%以上,实现了对供水区域内管网全面实时监控。
优化服务:践行社会责任担当
优化营商环境是建设自贸试验区的重要任务,优质的供水服务是优化营商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自2019年以来,公司依托河北建投水务“智慧水务”平台建设,把减少人工、改进服务、提高效率、保证安全供水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痛难点问题和关键环节,利用信息化准确、智能、高效的特点,为供水服务插上数字化“翅膀”,先后开发了水费、污水费电子账单,污水代征入营收系统等功能,不断完善升级服务系统,实现了网上“报装-立户-收费-缴费-服务”的用水业务“一站式”办理。
公司积极履行国企社会责任,在供水营业厅开设了“水润驿家”爱心服务站,为警察、环卫工人、司机、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户外工作者提供避雨、充电、应急药品等八项免费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企业先后荣获 “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学雷锋示范岗”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