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9月份第二期“周文明标兵”发布

本报讯 (记者闫妍)日前,唐山市“文明标兵”评选发布组委会办公室公布了9月份第二期“周文明标兵”名单。他们是:

1.无惧病魔坚守三尺讲台的好老师 陈晓丽

陈晓丽,唐山市遵化市第一中学教师。任教二十多年,她始终热爱讲台、关爱学生,先后获得河北省名师优课二等奖、唐山市先进教学工作者、唐山市优秀示范课等荣誉。2017年,她被诊断出患结肠癌中晚期,做了两次大手术,化疗了12次,终于在一年后带病重返讲台。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她经常忍着病痛上课、辅导学生,把复查时间都安排在休息时间,从未耽误一节课,每次看到学生进步,她就充满热情和动力。她把教学经验分享给新老师,甘于年轻教师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照亮更多学生,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

2.深受尼泊尔人民拥赞的好医生 张晓斌

张晓斌,唐山市人民医院放疗中心副高级物理师。2023年6月,他跟随第15批援尼泊尔医疗队赴B.P柯伊拉腊纪念肿瘤医院开展医疗援助,以过硬的作风、博大的情怀积极指导援助单位,组织疑难病例研讨会14场,指导学术研究6场,累计治疗患者5496人次,得到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医院所在地市长等人的高度评价。他积极投身义诊工作,参与危重症患者救治3次,开展义诊保障活动7次, 为中资机构提供医疗服务9次,为他们在尼健康生活、顺利工作提供了医疗服务保障,受到了陈松大使和谢宇参赞的高度赞扬,用实际行动回应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的殷切嘱托。

3.为折翼天使插上希望翅膀的“特教”副校长 赵顺玲

赵顺玲,唐山市曹妃甸区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她带领学校加入“京津冀特殊教育发展联盟”,与北京平谷区特教中心签约友好学校,积极推动特殊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了减轻残障孩子家庭的生活负担,她多次努力、多方协调争取到了免费乘公交车的优待政策。为了丰富孩子们的文化生活和社会阅历,她带领孩子们参加全市助残日活动,将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小手工作品在爱心义卖中展示售卖,参演的节目也在全市特教文艺汇演中压轴表演。她先后被评为“唐山市特殊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区级“优秀教师”“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先进个人”“十大女杰”等荣誉称号。

4.用工匠精神传承非遗文化的手艺人 员文玉

员文玉,唐山市迁西县兴城镇新立庄村村民、葫芦烙笔画民间手艺人。他自幼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先后学习刻皮影、刻窗花等技艺,接触到葫芦烙画后便产生浓厚兴趣。起初,他凭借皮影雕刻功底在葫芦上镂空雕刻,熟练后逐渐学习用烙笔烫画,经过精心钻研8年时间创作千余件精美作品,主题涵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迁西特色风土人情。2023年,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葫芦烙画技艺,他申报成立了葫芦烙笔画手工体验坊,接待葫芦烙画爱好者观摩交流,对有兴趣学习此项技艺的人毫无保留地传授。同时,他多次开展针对学生的葫芦烙画技艺手工体验活动,让青少年零距离感受葫芦烙画的独特魅力,激发他们对传承传统文化和手工技艺的使命感、责任感。

5.倾心家乡精神文明建设的“好村医” 裴胜才

裴胜才,唐山市丰南区唐坊镇石桥沽村医。他是个热心肠,村里两名老人患有严重的牙病舍不得花钱治,几年来他坚持免费跟踪治疗,还资助一位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定期去家里看望,经常给一些零花钱。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他牵头组建乡村秧歌队,动员村民出资三万余元购置了唢呐、大鼓、音响等设备,还请来专家培训指导。有了众人的积极参与,节目越来越多,在自娱自乐的同时他们还经常走出去参加文化演出、公益宣传等活动。每逢传统节日到来时,他便组织大伙在一起包粽子、捏饺子,在弘扬优秀文化的同时增进了邻里间的关系,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家乡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来。

6.危急时刻显身手的城管队员 朱文卓

朱文卓,唐山遵化市城管局五中队执法人员。2024年8月18日晚9点,他在东坝大桥附近巡查时看见不远处一辆车突然停下,一男孩从车上跳下来直奔桥边,在他思考判断是否正常时男孩已跨过护栏企图轻生。他迅速做出反应上前一把将男孩揽在怀里,稳稳地将他控制在护栏内安全地带,随后其父母也紧跟了过来,共同劝阻安抚轻生男孩。经了解,该男孩是今年高考的学生,一时想不开有了轻生的念头,经耐心沟通安抚后男孩情绪慢慢稳定下来。他果敢英勇地阻拦了轻生男孩,危急时刻显身手拯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得到了众人的广泛赞誉。

7.用“五育融合”助力乡村学生全面发展的好校长 王智勇

王智勇,唐山市古冶区龚庄中学副校长。他扎根农村教育10年,曾主持多项课题在省、市、区业务比赛中获一等奖。工作中,他坚持“五育融合”,积极推动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大力推行体育、美育工作,带领老师们创编韵律绳操,开展篮球、足球专项训练,组织班级合唱、课桌舞、校园朗诵大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审美情操,带领劳动教师将中草药种植引进校园,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感受劳动的乐趣。他多次主动与区检察院、妇联、交警四大队、龚庄村委会、融媒体中心等单位共同组织开展爱心助学、“小手拉大手”、爱心公益讲座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多次被市、区媒体宣传报道。

8.乐于助人献爱心的热血青年 王乐

王乐,唐山市滦南县扒齿港镇崔庄村村民,丰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员工。他热衷于环境保护事业,是一位富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热血青年。他时刻把邻里乡亲的事儿挂在心上,不管谁家有困难都会伸出援助之手。他乐于助人,经常义务打扫公共环境卫生,还捐款捐物帮助他人,自掏腰包资助村民开展文化活动。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帮助发放宣传品,带头维护社区公共秩序。2024年6月25日深夜10时,他路过邻村的路边遇见一位老大娘卖西瓜,考虑到天色已晚,为了让老人早点回家便购买了所有剩瓜还护送老人回家,其平凡而感人的事迹被传为佳话。

9.舍小家顾大家的优秀基层教师 王淑莲

王淑莲,唐山市丰南区小集镇辉坨小学教师。从教40年来,她一直担任班主任,自家的事再大也放心不下学校的孩子们,孩子们的事再小也当成大事。2006年她的腿不慎骨折,因放心不下班里三十多个孩子,她不顾医生和家人劝说,只在家休养了几天便拄着双拐给孩子们上课。2020年她的母亲做了更换半月板手术,她没有请一天假,只在晚上和周末去医院照顾母亲。班里有一位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她对这个孩子倍加关爱,给孩子温暖。几年后听闻孩子考上了高中,她为其准备一切生活用品,并为其申请免除一切学杂费,使孩子能够安心上学,没有后顾之忧。她对教育的执着和热爱,赢得了学校、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

10.不辞辛劳、孝老持家的好军嫂 安青瓷

安青瓷,唐山迁安市沙河驿镇刘台子村人。十多年前,出生于河南的她与内蒙古边防士兵刘相宏结婚后,便从老家河南来到刘台子村同公婆一起生活。为了让丈夫安心服役,她便精心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和体弱多病的婆婆。婆婆患有糖尿病多年,身体一直不好,她毫无怨言像亲闺女一样侍奉老人;两个年幼的孩子生病时哭闹不停,都是她整晚抱孩子哄到天亮。2018年婆婆突发脑梗,落下了腿疾行动不便,没过两年意外摔倒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她心疼婆婆,一边照顾年幼的孩子一边守着重症监护室的婆婆。7年来,面对所有困难和挫折她都是独自承担,从不给丈夫添乱添堵,用军嫂的坚韧和奉献守护着老人和孩子,为戍边卫国的丈夫筑稳后方。

11.路遇险情挺身相救的书店员工 肖磊

肖磊,唐山市新华书店员工。某一日,他驾车从额尔古纳去往满洲里G331国道上,发现路边一辆微型双排陷在沙地里,荒郊野外无人援救。他顶着九级大风下车查看情况,与司机沟通确认情况后,顾不上睁不开眼、喘不上气的恶劣气候,进行测算评估和精心准备,用仅一条载荷五吨的拖车带将被陷的车稳稳拖出了沙坑。成功施救并确认对方车辆安全后,他才收起装备离开。他从部队退伍回到地方后一直保持着助人为乐的优良作风,不管在哪看到了有困难的人都会伸出援手帮上一把。

12.精业敬业育桃李的“好园丁” 张海旺

张海旺,唐山市第五十四中学教师。从教19年以来,他潜心耕耘三尺讲台,用心血和汗水默默付出,先后向唐山一中、二中等重点高中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2024年中考,他带的班有7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被唐山一中录取。除了教学成绩突出外,他还注重运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多次主动家访,利用晚上延时教学指导、周末节假日休息时间呵护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早日回到学校、回归课堂,他的精业敬业精神感动着孩子和家长们。为了鼓励孩子们更好地参加中考,他耗时4个月为班里的47名学生各赋诗一首,还制作了精美的明信卡片,给每个孩子即将开启的星辰大海送上一份来自班主任最深沉的祝福。

13.把初心使命写在防汛抗洪一线的村书记 王维志

王维志,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胡张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胡张坨村地势低洼,镇区主要排水站位于村内,承担全镇中、西、北部村庄的泄水任务。每年雨季来临前,王维志都提前排查村内住房、巡察田间积水,坚守防汛一线,全天候奋战在抗灾最前沿。2024年7月29日晚强降雨,他夜不能寐,一遍遍巡逻检查,湿透的衣服、沾满泥巴的雨鞋、满脸的疲倦,印证了基层干部的责任与担当。他总说:“防汛任务面前,群众在我就在,群众不在我还在。”他圆满完成了一次次防汛任务,保障了防汛不出现问题,为防汛救灾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14.帮助走失女童安全回家的志愿者 张海龙

张海龙,唐山市玉田绿城救援队水域救援组队长。自加入救援队以来,他参加志愿服务七十余次。2024年7月3日,接到沙家铺村村民“一名8岁小女孩离家出走”的求助,他迅速出动从沙家铺向西寻找,调取沿途商铺监控录像寻找线索。排查到一家商铺时,监控里小女孩的身影突然消失,他迅速做出判断,以老蒲庄为中心搜索,发现路边的草丛后面有位小女孩坐在沟边,经询问确定为走失小女孩。他边安慰孩子边将信息反馈给救援队和家属,在他的安抚下孩子情绪慢慢稳定,安全回到了家人身边。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公益志愿者的初心,用志愿服务谱写着奉献之歌。

15.勇挑重担育桃李的优秀乡村教师 孟静

孟静,唐山市路南区稻地镇稻地小学教师。从教13年,扎根农村小学教学一线,担任13年班主任,并承担数学、语文学科教学工作。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市级、区级先进班集体,温暖着无数家长和学生的心。2023年12月临近期末考试,她每天加班准备复习资料,在批改作业时因疼痛难忍便去了医院,被查出颈椎反弓、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症。她考虑到学生期末复习,舍不得请一天假,选择节假日或夜晚的时间去治疗,一直坚持到学生们期末考试,忙到放假才住院治疗。康复后,她满怀着对学生的赤诚与热爱,继续奉献在农村基层教育事业上。

16.积极为业主服务的“物业人” 潘洪峰

潘洪峰,唐山市开平区舒佳新野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多年来,他坚守服务一线积极为业主排忧解难。有一业主在家中摔伤,拨打物业电话求助,潘洪峰得知后立即带人赶到,叫来了救护车一起帮着将伤者抬到车上。在一次巡查中发现一户居民家有浓烟冒出,他立刻前去查看,发现是业主忘记关闭天然气、家中无人导致失火。他立即与业主取得联系,经过同意后从窗户跳入将火扑灭。他始终坚守初心,秉持对业务精益求精、对业主热情周到的原则狠抓规范服务,重视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把服务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升服务品质,赢得了居民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17.见义勇为伸援手的开滦员工 张佳伟

张佳伟,唐山市古冶区开滦集团范各庄矿业公司员工。2024年8月6日23时下班后,他像往常一样驾车回家,途经沙河桥时发现一名满脸是血的中年男子躺在公路上意识模糊。凭借掌握的应急救援常识,他并未盲目施救,一边查看伤者情况一边叫来本单位值班人员一起将伤者转移到安全地点。待男子稍稍恢复意识后,他仔细询问情况并联系其家属。二十多分钟后家属赶到,大家协力将伤者扶到车上,随后张佳伟默默离开。事后,男子几经打听,和家属来到公司将一面写有“大爱满溢 善德感恩 助人为乐 情暖人间”的锦旗送到张佳伟手中。

18.持家孝老挑重担的好军嫂 郭丽娜

郭丽娜,唐山迁安市人民医院门诊护士。作为一名军嫂,结婚9年来她操持家务、照顾公婆、教育子女,用柔弱的双肩独自默默支撑着这个温馨的家。作为儿媳,她勤俭持家、孝敬公婆、任劳任怨,家里大事小事都和公婆商量,从不红脸吵架;作为母亲,她倾尽心力、无微不至,让两个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老人、孩子生病时,她总是一个人忙前跑后,从不叫苦喊累。长期的两地分居,把她从一个懵懂的少女蜕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女汉子”,小到换水龙头,大到房屋装修都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她深沉热爱着生活和家人,一直默默坚守、用心用情展现着新时代军嫂的傲人风采。

19.用书香润泽他人的优秀教师 高淑英

高淑英,唐山遵化市第一实验小学教师。她热爱阅读,还积极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家校阅读的队伍中。2017年7月,她创办“雨兴”公益阅读讲堂,在公园等公共场所进行阅读与写作专业辅导,为学生和家长免费授课百余节。她在学校的“慧心文学社”担任指导教师,把读书的好习惯带给更多的学生。她多次受邀去其他学校分享读书经验,撰写的诗文在《小学语文教学杂志》《知心姐姐》等多个平台发表。她利用大量休息时间指导学生创作,创办“书乡书影”公众号,收录学生作品文学作品千余篇,四十多名学生的作品在《创意小作家》等书刊发表。她先后获评河北省职工道德先进个人、唐山市语文骨干教师。

20.路遇受伤骑手勇相助的好心人 范恩霞

范恩霞,国家电网玉田县供电公司林南仓镇供电所客户服务员。2024年7月12日下午大雨过后,一名外卖骑手经过玉田县京鲁川饭店附近时不慎摔倒,因伤势较重躺在地上无法起身。路过的范恩霞迅速停车上前查看情况,只见骑手蜷缩在地上表情痛苦,手上脸上均有擦伤。她立刻拨打120求助,拿出纸巾对该骑手受伤部分进行清理擦拭。待骑手意识恢复后,她询问了其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并与家属取得了联系,守候期间耐心安抚伤者情绪直至救护车到来。康复后的外卖骑手将一面写有“危难之际伸援手 救死扶伤显担当”的锦旗送到了她的手中,并对她的热心帮助表示真诚感谢。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