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年荷月,试以迁安大丈二匹纸书此画,行笔用墨自得苍浑之天趣,有北迁南宣之美誉也。”一幅巨型山水画《万里云山尽朝晖》悬挂在迁安市美术馆入口处,画作水墨淋漓、大气磅礴,落款处画家吴天成毫不吝啬对迁安桑皮纸的赞美。
近日,“百位画家画迁安”系列活动“水墨迁纸情 诗画合天成”吴天成山水画作品展在这里举办。画展上展出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籍画家吴天成创作的山水画作品81幅,作品以“迁纸画迁安”为最大特色。“每幅作品都是对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和精心提炼。”观众对画展好评如潮。
“这幅《万里云山尽朝晖》就是我用迁纸画的,这种纸韧性强、笔墨晕染好,用笔用墨能够很好地展现山水画的意境。”说起为何在迁安开办个人画展,常年在北京工作的吴天成坦言:“这是我与迁安、迁纸的一段情缘,画展上展出的画作,大部分是我用迁纸创作的,其中《水城之夏》《雨后迁安腾蛟龙》《白羊峪古城堡》等画作,更是用迁纸画的迁安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色。”
迁安桑皮纸俗称“迁纸”,是中华传统手工艺品的瑰宝,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与安徽宣纸并誉为“北迁南宣”。迁安自古为我国北方条桑之乡,迁纸以当地生产的桑皮为原料,经过蒸皮、打浆、抄纸、晾晒等72道工序生产而成,“迁安手工造纸”技艺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书写和绘画方面,迁纸韧性强,对墨的洇渗恰到好处,有“重彩”“重水”“重墨”的特点,徐悲鸿、蒋兆和、吴作人等艺术大家都曾在迁安桑皮纸上留下流传百世的作品。
用迁纸画迁安,吴天成与迁安和迁纸的这段缘分要追溯到8年前。2017年,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之子著名画家李小可带领50余名学生来迁安写生,“李小可艺术工作室教学写生基地”在迁安挂牌,正是在这期间,身为助教的吴天成第一次接触到了迁安桑皮纸。
“画家画画是很挑纸的,我第一次用迁纸时,对纸的特性不太了解,用着很不习惯,画了几幅写生作品都不满意。”说起对于迁安桑皮纸的“初体验”,吴天成直言“很苦恼”。
事情的转机是河北桑皮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宋玉如的一句话,吴天成回忆说:“看我用迁纸不顺畅,老宋劝我说,要想用好迁安的纸,就得深入了解迁安,和迁安人交朋友。”随着与宋玉如及本地画家交流加深,吴天成不仅与迁安人成为“朋友”,对迁纸的特性掌握得更熟悉,喜爱也随之加深。
而与迁纸情缘更深一层,是在一次“意外”之后,吴天成回忆说:“当时我们几个画家一起去山上写生,天气突变,下起了雨,其他人都画不下去了,有的甚至画纸都破了,只有我在迁纸上画的写生作品,不仅没受影响,反而增添了水墨润味的特殊效果。”
“李可染先生提出‘为祖国河山立传’。这些年来,我一直践行这一艺术理念。我不仅画美丽迁安,更画美丽中国,带着迁纸走遍祖国各地,用画笔记录各地的人文景观。”吴天成说,这几年他多次来迁安写生,也带着迁纸走遍了大江南北,徽州印象、皖南人家、雨润江南……各地景色都在迁纸上呈现。
“这一次我在迁安举办个人画展,不只是想与迁安的文艺界和社会各界朋友们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学习,更想在迁纸的‘家乡’展示一下我在桑皮纸上创作的艺术作品。”
漫步画展,吴天成说,“以后我不仅要用迁纸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多来迁安写生创作、开画展,还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带更多的画家来迁安、画迁安,更要带着迁安本土画家走出去,寻遍祖国大好河山,绘写心中最美的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