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海抗震救灾医疗队后人千里赴唐

向唐山地震博物馆捐赠珍贵抗震史料

本报讯 (记者回佳佳)“这次能代表父亲重返唐山故地,看看震后唐山建设新成果,体验新唐山人民的新生活,实现父亲生前的愿望,很激动。”9月20日,参加1976年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的上海医疗队医务工作者朱铁城之子朱永平,将父亲生前精心收藏的“抗震救灾纪念章”“抗震救灾时期往来书信”等物品捐赠给了唐山地震博物馆,表达对唐山抗震救灾精神的传承与致敬。

据了解,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时任上海医疗队医务工作者的朱铁城不惧危险,尽己所能,为挽救唐山灾民的生命作出了突出贡献。今年9月份,朱铁城之子朱永平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了“抗震救灾纪念章”以及“抗震救灾时期往来书信”等物品。为完成已故父亲的遗愿,朱永平不远千里来到唐山,亲手将父亲精心收藏的唐山大地震救援中珍贵工作资料捐赠给了唐山地震博物馆。

“这批入藏唐山地震博物馆的地震史料包括胸牌一枚、纪念章3枚、照片4张、书信文件50页及灾民书信12页。”朱永平介绍,父亲生前曾多次提及唐山大地震现场救灾以及对唐山人民深深地牵挂,“重温这些珍贵的记忆,我再次见证了上海与唐山间的深厚情谊。”

“我觉得老父亲珍藏的这些历史资料应该回归原地,以便被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更好地发挥它们的历史教育作用。”朱永平表示,父亲的夙愿得以实现,后人将共同铭记历史,传承抗震精神,展望美好的未来。

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管理中心陈凯介绍,朱永平的捐赠是唐山抗震救灾历史的宝贵财富,这些资料不仅是对那段刻骨铭心历史的纪念,更是对那些无私救援英雄们的致敬。正是有千千万万像朱铁成先生这样来自全国各地医疗工作者的无私奉献,才给唐山这座城市带来了生的希望和奋力发展的澎湃动力。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