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要 闻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前三季度中国经济走势如何?

□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潘洁 胡旭 韩佳诺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949746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6%。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部分指标有所波动。如何正确看待当前中国经济走势?国新办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释放出重要信息。

总基调和大趋势怎样?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发布会上说,尽管二季度和三季度增长略有波动,但是从累计看,国民经济运行稳的总基调没有改变,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大趋势没有变。

观察经济运行稳不稳,主要看四大宏观指标,即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状况。

盛来运介绍,前三季度经济增长4.8%,其中一季度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这些指标波动幅度并不大,而且是在预期目标附近。“经济运行是总体平稳的。”

看支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3%、3.4%。在全球贸易保护加剧、主要市场增长动能偏弱的背景下,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进出口总值达32.33万亿元,历史同期首破32万亿元,同比增长5.3%。

再看就业和物价。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2个百分点。数据的“一降一升”,显示指标总体改善。

最后看国际收支。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164亿美元,比上月末增加282亿美元。

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质量稳步提升。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3.3个百分点,创新动能不断迸发;制造业增加值占比、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持续提升,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区域结构向协调发展方向持续迈进;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新三样”为代表的绿色产业产量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我国与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贸易实现增长,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6.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41元,同比名义增长5.2%。

“从这几个维度我们看到,中国经济在保持量的合理增长的前提下,经济发展的结构在优化,质量在提升,稳中有进的大趋势没有变。”盛来运说。

经济运行情况如何?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新”)政策加速落地,增发国债正在加快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陆续下达,各地陆续优化调整房地产措施……随着一系列政策举措持续落地,经济向好因素累积增多。

从生产端看,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比8月份回升0.9个百分点,工业增速下滑4个月后首次止跌回升;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5.1%,比8月份提升0.5个百分点。

从需求端看,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2%,比8月份提升1.1个百分点。其中,汽车类、家具类等零售额增速均由负转正,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当月零售增长20.5%,比8月份大幅加快17.1个百分点。

“9月份国民经济出现积极变化,多数指标边际改善,经济运行呈现出企稳回升的态势。”盛来运说。

在“两新”政策的带动下,前三季度,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5%、19.8%、12.9%;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4%;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6.4%,比全部投资快13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

市场预期也在逐步改善。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比8月份提升0.7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指数是51.2%,提升1.4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对10万家大型企业进行的经营调查显示,预期四季度经营状况乐观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环比提升1.3个百分点,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

此外,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活力也在增强。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销售面积、销售金额降幅均有所收窄。国家统计局9月下旬对70个大中城市开展的月度房价问卷调查显示,预期未来半年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保持稳定或上涨的受访从业人员占比分别为58.3%和45.4%,比上月分别提高10.0个和6.5个百分点。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这些变化还是初步的,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盛来运说,下一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持续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向好。

如何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距离年底还有两个多月时间,中国经济能否顶住压力、向前冲刺,实现全年目标?

“从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以及增量政策的实施效果情况看,推动经济企稳回升的有利条件在增加,实现5%左右预期目标的信心在增强。”盛来运说。

信心源自政策“组合拳”加速落地集聚的势能,更源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的潜能。

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要抓住重点、主动作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

国庆假期后首个工作日,围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五个方面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正式对外公布。

盛来运说,一揽子增量政策不仅发力解决当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稳定经济增长,也有利于推动结构优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10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草案第一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等写入法律,明确“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

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正在有序推进落实。

“总量政策、产业政策和结构性的改革政策会相互配合、产生合力。”盛来运说。

在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看来,一揽子增量政策的五个方面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环环相扣、形成合力。“这些政策的一个特点是各部门举措不只聚焦在某一问题,而是每一个问题都有若干个部门的举措一起在发力,而且是同向发力。这是政策系统性、综合性、集成性的体现。”

汇聚政策合力,更要狠抓政策落实,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

“希望各地抓紧出台相应的细则,加力落实中央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使这些政策能够释放出更大的潜能,巩固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盛来运说。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