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政策引力 设施助力 服务蓄力 链条发力

滦州加快推进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

本报讯 (记者梁赞英 通讯员武仲达)滦州市花生种植历史已有百年。近年来,该市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推动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普及与应用,以政策引力、设施助力、服务蓄力、链条发力,持续推动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为农业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装备和技术支撑,为扛稳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

政策引力,统筹推进。该市积极争取中央、省、市扶持资金,精准高效做好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自2022年以来,累计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287万元,通过补机具、补作业、补基地等多种方式,鼓励种植户进行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推进花生全程机械化作业,形成政府、部门、条线合力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今年,争办实施了总投资80万元的花生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滦州市弘帆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凭借丰富的种植经验和先进的农机设备,成功完成了花生耕种管收各个生产环节的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任务,促进了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

设施助力,高效推进。该市目前共有大中型拖拉机2620余台,耕整地机械3000余套、花生播种机900余台、收获机760余台,农机总动力已达62万千瓦,油料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突破99%,已实现包括联合整地机、花生覆膜播种机、花生捡拾机、花生联合收获机、植保机以及深松机等多种先进农业机械在内的“无缝衔接”式作业。在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智能操纵下,不仅播种精准度极大提高,效率也提升近4倍,实现了花生生产信息化、精准化、标准化、智能化,让花生种植变得更加轻松高效,也为农民增加收入带来了新的机遇。

服务蓄力,协同推进。在服务模式上,该市通过推动种植户与农机专业合作社签订托管服务合同,形成对花生种植、采收等工作全程机械化托管服务,实现“高产量”机械化。全市现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200余家,通过加强示范创建,培育部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典型案例1家,省级农机合作社6家、市级4家,在推进全市全程机械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示范引领作用。全程机械化托管不仅省去了多个运输环节,解放了劳动力,还推动了农户进一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业机械利用率,实现了规模化经营、产业化服务。全程机械化托管让每亩花生实现可增收30公斤,实现了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双赢”。

链条发力,高质推进。该市注重延长产业链条,与省农科院花生研究所合作共建研究中心,并规模化建设了粮油作物研究所花生示范基地41亩,建立了花生育种实验室、良种扩繁基地等,培育出更适合本土种植的花生品种,并示范推广新机具和新农艺,实现“高品质”机械化。组织实施河北省优质花生产业集群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4585万元,计划到2024年底建设花生生产线2条。其中,滦州市百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花生油及花生蛋白联合生产线2条,年加工能力可达3万吨;滦州市丰万家种业有限公司建设花生种、花生米加工设备,年加工能力可达2万吨。项目建成后将补齐滦州花生深加工短板,对该市花生产业发展产生支撑型牵动发展作用。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