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梁赞英 通讯员冯连满)近年来,滦南县司各庄镇不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着力构建组织、产业、人才、文化“四大体系”,实现了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互融共促,有力推进了全镇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建强组织体系,夯实乡村振兴之“基”
该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用基层党组织力量为乡村振兴提供发展动能。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巩固和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激发基层党组织全面创A热情,全镇已建成司北村、西南集村、东曾村等21个“市级党建示范点”。
找准党建工作切入点,在全镇农村党员中广泛开展以“致富先导+带富先锋”为内容的党员“双先工程”,目前全镇有1330名党员成为“致富先导”,470名党员成为“带富先锋”。该镇还通过开展村干部学历培训、技能培训、履职培训,培养60余名农村干部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他经济组织中担纲。
打造产业体系,筑牢乡村振兴之“根”
该镇党委、政府从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入手,引导农民不断壮大特色农产品规模。目前已建成苗木、大棚桃、甘薯、山药、油料种植、畜禽养殖等18个农产品种养基地。全镇仅油料种植面积就达2.3万多亩,苗木面积4000亩,果菜种植面积3600亩,年出栏生猪3.5万头,肉、奶牛饲养量2万头,家禽存栏147万只,并且逐步朝着产业规模化、品质标准化、销售市场化经营格局发展。
为逐步拓宽产业空间,促进现代农业升级,全镇还组建了远恒红薯种植、鑫鑫奶牛养殖等13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了种养户以往信息闭塞、销售门路窄、标准化程度低等难题;培育了麦金丰食品、海宝坚果加工等1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解决了农副产品与市场对接问题,带动了产业发展。先后注册了“海宝”“金奎”“妙果郎”等13个农产品品牌,产品直接打入各地超市,减少了销售中间环节,增加了效益。
健全人才体系,注入乡村振兴之“能”
该镇坚持把人才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抓手,大力实施“乡土人才+”工程,着力打造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带动发展的乡土人才队伍,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扎实开展人才养成工作,挂牌成立乡土人才驿站,将热衷乡村发展和有专业特长的人员编入乡土人才库。目前,全镇已储备优秀乡土人才1185人,分布在种植、养殖、电商、民营经济、劳务输出、乡村文化等各个领域。注重强化乡土人才开发与培养,帮助乡土人才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提升素质,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构建文化体系,凝聚乡村振兴之“魂”
以繁荣乡村文化为抓手,着力打造意识形态建设和乡村振兴精神堡垒。全镇建起59个村级文化中心,常年面向群众开放并组织活动。不断优化文化资源整合,扶持组建了周各庄村“滦盛戏社”、井二里村“夕阳红剧团”、贾林子村“皮影团”以及孙坨村秧歌、石庄村歌舞等多个极具本村特色的民间文艺团体或组织,培育各类文化专业户50余个。
此外,该镇还注重以传统文化滋养纯朴乡愁,以红色文化滋养爱国情结,组织编纂出版了《青龙河畔故事多——司各庄镇文史集成》和《丰碑——司各庄镇红色文化教育读本》两本本土题材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