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关键在于基层。锻造坚强有力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有助于发挥出村党组织书记的“领头雁”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滦州市榛子镇党委以“大党建”整合大力量,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模式。
打造“五讲型”党支部书记队伍。该镇通过创新开展“三有一能”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即书记有威望、班子有力量、党员有活力、群众能信赖),打造出了一支“讲政治、讲团结、讲干事、讲方法、讲规矩”的“五讲型”党支部书记队伍。为更好地发挥村党支部书记的“领头雁”作用,将全镇61个村(居)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大片区,每大片区各培树打造1至2名党支部书记核心典型,让典型在前面领着干、带着干,形成了以点带面的生动局面。
实行“六个一”党员管理办法。对全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施行了“六个一”党员管理办法,即制定一项服务清单、发放一张党员服务积分卡、实时登记一次分值、按月核准一次积分、季度进行一次公示、享受一次相应奖励。通过开展这项活动,镇里把党员服务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表现优秀的党员优先培养成村级后备干部,表现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优先确定为党员发展对象。
推行“四清五干五必须”一线工作法。“四清”就是推行“清卫生、清思想、清作风、清队伍”工作法,通过“四清”工作法,全镇各村班子队伍得到了极大加强,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得到彻底转变。“五干”,即“领着干、比着干、督着干、奖着干、罚着干”,以“五干”工作法为举措,村党支部书记践行“领着干”,进而带动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带头干,发动乡贤、致富能手引领干,推动群众一起干,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五必须”,要求“必须全清、必须全收、必须全绿、必须全改、必须全靓”,通过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镇累计打造了45个省级美丽乡村,实现了村村有景观、处处有景点。
“党员示范田”引领群众致富。该镇积极探索“支部领路、书记带头、党员示范”的发展思路,在南新庄子村创新设置了薯炕育秧“党员示范田”,全力为村民提供育秧技术指导、扩展销售渠道,辐射带动全村向规模化、科技化育秧的方向发展。如今,南新庄子薯秧种类从最早的单一品种扩展到现在的数十种,深受市场青睐。为了培育优良薯种,村党支部书记积极帮助村民寻找优质的育种基地,和周边村庄协调租地事宜,帮助村民解决好育种的后顾之忧。薯秧销售季节性比较强,村党支部书记积极拓宽销售渠道,仅靠薯秧销售,南新庄子村每年的收益保持在300万元至500余万元之间,薯炕育秧成为该村村民发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村党支部书记也成了该村产业致富带头人。目前,南新庄子已成为唐山地区最大的薯炕育秧基地,基地规模仍在逐年扩大。在南新庄子的辐射带动下,周边晒甲岭、小岗上、大岗上等14个村发展起了薯炕育秧产业,全镇近30个村纷纷加入红薯栽植行列,真真切切地提高了全镇农民的收益。
榛子镇之所以能够成为滦州市名副其实的乡村振兴“样板镇”,秘诀就在于做好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干劲足、激情高、方法多,不讲条件、不找借口、不怕伤人、不怕任务重,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带领党员、干部、群众绘就了一幅农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京东福地、最美古镇”绝美画卷,真正成了组织放心的带头人、农村发展的领路人、群众满意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