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市委办公室驻村工作队

全力打造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美丽乡村

□ 本报记者 梁赞英

“驻村工作队入驻一年多,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秋时节,走进丰南区南孙庄镇赵新庄村,一幅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和美乡村画面映入眼帘,桃李街上,正在清扫路面的村民刘桂军、吴国安等人十分自豪。

自2023年6月入驻赵新庄村以来,市委办公室驻村工作队认真贯彻落实我市“万企兴万村”行动决策部署,深化基层党组织创A“手拉手”包联机制,与所在区、镇、村三级密切配合,以党建引领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千方百计拓宽村集体增收致富渠道,全力以赴解群众之忧、纾群众之困,赵新庄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乡村产业不断升级,获评市级A档党组织、唐山市森林村庄、省级森林乡村等荣誉称号,如今的赵新庄村,一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新画卷正逐步呈现。

“做活”产业 拓宽增收致富渠道

“我们村种桃树的历史有40多年了,目前全村共有30多个品种1000多亩桃树,每年6月底到10月初,伴随着各品种鲜桃陆续成熟,丰收不增收、鲜桃下树却卖不出去的情况屡见不鲜,是驻村工作队帮助村民把桃产业做‘活’了!”村民郑瑞雪赞不绝口。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工作队立足赵新庄村千亩桃园特色优势,围绕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增加收入,更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认养农业,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动员63家爱心企业、18位爱心人士认领桃树1856棵,帮助农民销售鲜桃4万余公斤。打强发展品牌,指导村集体注册成立了唐山市汇力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做优鲜桃产业生产、物流、销售基础上,采取合资、合作等轻资产运营模式,开发桃汁饮料、含氢饮用水等产品,实现产业延链增值,提升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同时发挥“纽带”作用,促成与河钢集团等35余家企业达成合作,目前营业额已达200余万元,为村集体创收30余万元。

“产业发展了,村民腰包鼓了,村集体有钱了,村民们的干劲更足了。”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董连营十分自豪,“在驻村工作队指导下,我们村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每逢节假日或者周末,都会吸引不少北京、天津及周边游客来此游玩。”

在做足“桃”文章的同时,驻村工作队深入挖掘赵新庄村文化内涵和独特价值,依托该村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联合唐山文旅集团投资1600万元,建设占地约30亩,集民宿、垂钓、游玩为一体乡村休闲综合体。同时盘活村内闲置房屋,依托唐山市汇力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承接中晟公司民宿建设、家政服务、物业服务、劳务输出等业务,带动村民在村就业创业,打通了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各环节,为推动赵新庄村农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打造民宿示范片区,推动全村老旧房屋改造,实现乡村建设统一规划、统一风格、统一标准,全面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打造一房一院一景观。”对村庄未来发展,董连营充满期待,“今年计划民宿项目为村集体创收10万元,后期为民宿提供菜地管理、清扫保洁、房屋短租等增值服务,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

聚焦“一老一小” 完善公共设施

在赵新庄村北农村公路旁,深秋时节的行道树色彩斑斓,公路南侧,一座白墙灰顶的建筑格外醒目,这里就是“丰驿壹号社区食堂”,也是赵新庄村社区食堂。

时值下午3时多,餐厅内已经无人用餐。宽敞安静的食堂内窗明几净,几十张桌椅依次整齐摆放着。“食堂提供早、中、晚餐服务,菜品丰富、价格实惠,65周岁以上老年人享受就餐优惠,70岁以上老人10元管饱,很受村民欢迎。”董连营介绍,该村现有村民226户1021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327人,社区食堂的建设实实在在为村民带来了便利和福利。“对行动不便的村民,工作人员还会将饭菜送到家里,现在不仅本村村民在这里用餐,附近南孙庄、北孙庄等四五个村的村民也经常来这里就餐。”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驻村工作队聚焦“一老一小”,积极完善驻村公共设施,协调唐山文旅集团,投资240万元,打造了可容纳120人的“丰驿壹号社区食堂”;想方设法集资290万元,为驻村小学实施改造工程,把400米土跑道升级为标准塑胶跑道。同时,还依托南孙庄镇书香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激发少年阅读兴趣,营造浓厚人文气息。

“这里的村民亲切淳朴,这里的环境干净又安静,还有提供一日三餐的食堂,我就在这里扎根了!”被赵新庄良好的人居环境吸引,85岁的孙建国老人特意来这里租房养老。

全力以赴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感谢市委办公室驻村工作队领导的紧急救助,让我母亲的病情得到了及时救治……”近日,赵新庄村村民孙宝全在村民群里真情流露的短信让村民们心里暖乎乎的。

9月9日晚,孙宝全60岁的母亲突发疾病,生命垂危,得知消息,工作队第一时间陪同家属将其送医就诊,为其联系医院、提前挂号、协调专家和中心血站、办理住院手续等,为村民的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

百姓无小事,事事连民心。自入驻赵新庄村以来,工作队始终以实际行动诠释为民服务理念。“七一”“春节”期间,为全村10户26名困难群众赠送慰问品、慰问金。积极协调各方,资助贫困儿童朱英杰完成学业,为全村225户村民发放大粒盐4吨和劳保手套500余副,筹集1.5万元资金为孤寡老人、低保户孙桂亮解决宅院年久失修、漏风漏雨问题……

“驻村工作队忒好啊,他们一心想着给村民办好事、办实事,村民从心里感谢他们!”今年76岁的朱少堂是赵新庄村一位普通村民,虽然只有初中文化,老人却喜欢读书读报、笔耕不辍,“我生病了,他们到医院看我,还协调各部门帮我办了慢性病医保手续。”每月节省1000多元药费,老人心里亮堂了,感激之余,老人特意送上“呕心沥血排众难 济困扶贫解民忧”的对联表达心声。

时时想着办实事,工作队成了村民们的贴心人,大家拧成一股绳,绘就一个村庄蝶变的本色。“驻村工作队将与大家一起,继续多渠道拓展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设和美乡村,奔向共同富裕,交出乡村振兴优异答卷。”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唐泰兴的话掷地有声。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