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在曹妃甸湿地自由飞翔的白鹤。霍永生 李宗岳 摄
本报讯 (霍永生、李宗岳、杨文进)日前,曹妃甸区湿地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日常巡护时,发现20余只白鹤在湿地内停歇觅食。在随后几天的巡护观测中,白鹤的数量已达百余只。
为了保护曹妃甸湿地这片独特的生态系统,给鸟类创造一个安全、适宜的家园,为后代留下美丽的自然景观,曹妃甸区委、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设立保护区,严格落实封闭管理,强化执法巡护,全力做好野生动物救助,大力开展生态养护和功能修复。同时,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宣传,提高人们对湿地和鸟类保护的意识。
白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型涉禽。其体长约130至140厘米,成体通体白色,幼鸟体羽染金棕色;胸和前额为鲜红色,嘴和脚为暗红色。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白鹤被评定为极危物种,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种群数量稀少。古往今来,白鹤因一身自然天成的雅淡羽色、俊秀的形体,更因其文静、忠贞、长寿的特性,为中国历代文人所青睐、儒道名士所钟情,被赋予了形神俱美的文化内涵和多元审美的价值标准。
曹妃甸湿地位于渤海湾西岸,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滨海湿地之一。这里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包括沼泽、湖泊、河流和海滩等。这些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为鸟类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和繁殖地。每年,数百万只候鸟从遥远的北方迁徙而来,它们在这里停歇、觅食、繁殖,然后再继续它们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曹妃甸湿地成为鸟类的重要中转站和繁殖地。这些鸟类包括濒危物种如东方白鹳、丹顶鹤、白鹤等,它们在这里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