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市全力构建和美乡村新局面

本报讯 (记者梁赞英 通讯员于得水)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坚持示范引领、迭代打造、梯次推进、全域提升,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十百千”创建,着力构建体现“唐山特色、时代风韵,城乡融合、全域和美”的和美乡村新局面。

强化顶层设计。通过印发《唐山市深化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行动方案》《唐山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强化政策指导,确保工作落地落实。按照唐山北部山区、中部平原、南部沿海的地域特色,科学规划设计,围绕重点区域、重要通道,谋划形成了和美乡村建设“四环、九带、多片”的重点布局。

突出示范引领。从2019年开始,创新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打造了40个市级重点片区(镇)、580个市级示范村、5452个提升村,升级创建9个省级和美乡村示范区,建成978个省级和美乡村和149个示范村,“‘十百千’创建行动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成为全省唯一入选《中国改革2021年度案例》的做法,有效带动了全域和美乡村建设,丰南区获批创建首批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县。

深化环境整治。我市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和美乡村建设的第一场硬仗,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大清理大整治行动,全市累计治理垃圾17万吨,治理污水问题416处,整治墙体立面34万平方米,整治杂物5.5万处,整治残垣断壁2101处,完成村庄绿化98万平方米。健全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完善“村收、乡运、县处理”模式,市场化保洁覆盖村庄占比达100%。坚持黑臭水体动态清零,落实日常管护责任,对坑塘水面定期清捞维护、动态巡查整改,将137个水体纳入农村黑臭水体监管清单。

提升基础设施。聚焦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持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累计完成新建户厕22069座、建设公厕67座,超额完成年度省达民生工程任务。开展“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累计完成农村“四好公路”改造543.2公里。推进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全市166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任务已完成186个村。

壮大农业产业。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质扩模带行业”行动,全市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22家,其中国家级9家,全省占比9.4%;省级105家,全省占比10.5%。87家市直单位、16家金融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包联103家企业,帮助企业引进新技术7项、开展融资服务10次、人才对接活动5次和市场拓展活动30次,全市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龙头企业98家、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龙头企业20家、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10家。

拓宽发展渠道。从2019年开始,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和美乡村建设,撬动社会资本超80亿元。以此为基础,创新市场运作机制,不断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创新组建21家县级乡村振兴公司、154家乡镇乡村振兴公司,整合农业农村资源资产,市场化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运营。2024年,市财政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择优布局了322个省级和美乡村创建村,统筹要素,集中打造。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