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雪松 通讯员赵志鹏、周立敏)初冬时节,天气渐寒,正是红薯粉条加工的黄金时期。走进迁西县太平寨镇马家峪村红薯粉条加工厂,村民们正忙着搅面、漏粉、缠粉、晾粉,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我们家种植20多亩的红薯,通过自己加工出售粉条和给村民代加工制作粉条,一年下来能收入16万元左右。”马家峪村红薯深加工带头人崔建立说。
近年来,太平寨镇大力发展粉条加工、薯干加工等红薯深加工,努力让传统手工艺成为农民增收致富、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引擎。
图为村民们正在晾晒红薯粉条。
沈宇晴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