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进法律落实 让群众吃得安心

—唐山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纪实

孟庆远

“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创新建立了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对农产品生产者开具、收购者收取保存和再次开具、批发市场查验承诺达标合格证作出了具体规定,明确了法律责任。请问市农业农村局是怎么落实生产者开具、收购者收取保存和再次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这一规定的?”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么树军开门见山,直指修订新规。

“请问一下市场监督管理局是怎样落实批发市场查验承诺达标合格证这项规定的?对没有承诺达标合格证的农产品是如何管理的?”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杨学山锲而不舍,继续追问。

两位委员的接连发问使得现场气氛异常热烈,专题询问问出了监督之效、问出了监督之威。

11月6日,唐山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并举行联组会议开展专题询问,市政府副市长张涛,市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和管理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梅开二度”

人大监督一以贯之

“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再次开展执法检查并第二次就该法实施情况组织专题询问,彰显了人大监督的连续性,旨在推进法律落实、推动政府进一步依法加强和改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更好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福林表示。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作为我国一部关系“舌尖上的安全”的法律,守护着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备受全社会高度关注。该法于2006年颁布实施,2018年对个别条款进行修正,2022年又根据新形势、新需要做了全面修订。早在2018年唐山市人大常委会就将监督《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贯彻实施作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开展执法检查的基础上,首次运用了专题询问的监督方式,用法治的力量积极回应群众关心关切。

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市政府高度重视,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唐山市荣获首批15个“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荣誉称号,2019年成功迈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行列,也是全国“双安双创”示范城市之一。近年来,全市大宗农产品总体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满意度达到85.36%,多年来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形势稳中向好。

时隔六年,唐山市人大常委会再次就同一部法律开展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就是要通过发挥人大监督利剑作用,更深入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更坚决地贯彻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更有力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现了人大监督的一以贯之。

“追本溯源”

发现问题切中要害

执法检查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重要方式,是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行政区域内正确实施的重要手段。人大执法检查就是“法律巡视”,是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保证法律得到有效实施的一把“利剑”。

“工作上的问题往往是执行法律不到位、缺位导致的,因此我们开展这次执法检查就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法律实施情况开展检查,聚焦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查找问题,真正让法律巡视利剑出鞘。”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副组长龚艳红如是说。

本着这样的原则,执法检查组围绕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八章八十一条内容,结合唐山市实际,认真整理出15项对地方政府及其主管部门明确规定的法律条款作为检查重点,特别是对新调整的“压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各方责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和标准的制定实施、完善农产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管控措施、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实效、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五个方面给予了高度关注,逐条对照检查。

通过扎实稳健、深入细致的监督检查,共查找出“学习宣传还不够系统深入、监管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还没有全面落实、基层检验检测能力亟须提升”四个方面12类问题,切中了法律实施过程中的顽瘴痼疾。

“一针见血”

专题询问直指时弊

“专题询问就要一针见血、刨根问题,就要奔着问题去,冲着问题来,敢于亮短揭丑,直击社会热点,使问询者问出疑惑、问出要害、问出责任,使应询者答出原因、答出对策、答出承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福林表示。

询问现场,10位人大常委会委员踊跃提问,从“如何落实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到如何引导农产品生产者合理使用农药、兽药的;从食用林产品的安全状况,到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从如何快速高效查处和打击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到网络交易平台销售的农产品如何管控”,涵盖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关键环节和百姓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认真接受询问,严肃回答问题,展现了各自的工作成效,回应了社会关切,明确了今后的工作举措。

市政府副市长张涛诚恳表示,“委员们提出的问题,都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谈成绩恰如其分、点问题切中要害、提建议切实可行,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逐项研究、建立台账、抓紧推进。市政府在农产品安全工作上,绝不允许任何侥幸心理和松懈态度,绝不允许任何违法违规行为有生存空间。我们将继续严格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落实好每一项责任,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舌尖上的安全’”。

“不忘初心”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职责所在、使命所系。

“无论是开展执法检查,还是组织专题询问,目的是进一步加强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过程、全链条监管,为全市人民吃得好、吃得更安全保驾护航。我们不仅要发现问题,指出沉疴旧疾,更要提出务实管用的建议,在为民用权中彰显人大担当。”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副组长龚艳红表示。

为更加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的指示要求,进一步依法加强和改进工作,执法检查组建议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持续强化以下四方面工作:

——强化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法律普及的针对性实效性。督促执法人员深学细研法律条款、依法行政,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知法懂法、守法经营;搭建官方平台,依法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开设专栏普及优质农产品生产知识及鉴别甄选方法;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公开投诉举报渠道,发挥好社会公众监督作用。

——强化责任落实,进一步补齐全过程监管的短板弱项。强化生产环节监管,指导小农户科学用肥用药,健全生产档案,制定激励政策加强产地环境保护,牢牢守住产地准出关;强化中间环节监管,研究制定收购、包装、储存、运输领域刚性管理制度,确保监管全过程无盲区;加大流通环节检查力度,督促指导市场经营主体履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制度。同时,对集贸市场、网络销售也要制定相应管理措施。

——强化投入保障,进一步提升基层检验检测的能力水平。建强乡镇监管、检测机构,充实专业人员,借鉴先进地市经验,落实好村级协管员待遇;整合检测机构资源,指导有关县区尽快通过省级“双认证”;加密布局乡镇快速检测室、提升检测便利度,增加参数、扩大检测项目范围。

——强化协调配合,进一步推进全链条追溯管理落地落实。围绕落实好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这个全链条追溯基础,农业农村部门在推广运用便捷的小农户出证方式基础上,要加快推进证信融合,用信用信息应用管理激励生产经营主体依法作出承诺;农业农村和市场监管部门要健全全过程监督管理协作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执法衔接;政府要协调农业农村与市场监管部门将“智慧农安”平台与“河北省食品追溯平台”有效对接,构建“源头可追溯、去向可查询、责任可追究、安全有保障”的农产品追溯体系,有效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公众消费安全。

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人民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履职担当的努力方向,踏上新时代新征程,肩负“四个机关”定位要求,唐山市人大常委会时刻站稳人民立场,高质量高水平完成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任务,不辜负肩负的法定职责,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盼,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奉献人大智慧、贡献人大力量。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