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迁西:鸵鸟养殖拓宽致富路

本报讯 (记者李雪松 通讯员刘颖、孙敬聪)日前,走进迁西县兴城镇南赵庄村鸵鸟养殖基地,一只只脖子细长的鸵鸟体形健硕,憨态可掬,在围栏里悠闲踱步、觅食、嬉戏。

养殖基地负责人赵冬雪介绍,鸵鸟生长快、繁殖力强、易饲养,不仅鸵鸟肉、鸵鸟蛋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连羽毛、皮、腿骨、油脂等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属于养殖成本低但收益高的新兴养殖项目,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据了解, 该基地已形成集鸵鸟育雏、养殖、加工等为一体的产业体系。目前存栏鸵鸟100余只,成长期13个月即可销售。繁殖期的鸵鸟每年每只可产蛋约60枚,每枚蛋收入150元左右。同时,基地还扩展了鸵鸟蛋壳艺术品制作等深加工产业,增加了鸵鸟蛋的附加值。

近年来,迁西县坚持以养殖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不断提供政策、技术等多方面支持和服务,加大特色养殖产业发展力度,促进鸵鸟、梅花鹿、水蛭等特色养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图为养殖基地工作人员喂食鸵鸟。 刘颖 摄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