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徐喆) 记者从11月26日召开的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市民政局通过开展培训和推进等级认定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素质能力,助力我市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市民政局按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等有关要求,根据养老服务工作人员学历层次、工作年限、专业水平、接受能力等多种因素,确定培训对象,将用火、用电、用气安全常识以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消防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知识纳入培训内容。同时,积极开展培训,落实市、县、机构三级培训机制。市级民政部门重点开展养老护理员技能提升培训,培养骨干力量;县级民政部门重点开展基本照护科目和基本职业素养培训;养老服务机构重点开展岗位培训,采取以老带新等多种方式提升养老护理员综合能力。今年以来,已累计培训5585人次。市民政局按照“培训成熟一批、组织认定一批”的原则,有序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主动对接有资质的认定机构,根据培训进度确定评价认定批次和时间,协助做好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截至今年10月底,已有726人通过认定考试并取得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与此同时,市民政局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利用公众号、官方网站等多种媒体,先后对养老服务专题培训、护理员大赛、养老服务专题工作推进会等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进行宣传推广,使社会各界了解认同养老服务职业。今年8月,我市成功举办2024年唐山市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来自16个县(市、区)的64名护理员参加,32名选手获得个人奖。同时,选派4名优秀选手参加河北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并取得佳绩。
此外,我市严格落实省、市财政激励政策,对实现稳定就业的本、专科(含中专)毕业生,2017年1月以后与养老机构签订劳动合同,连续工作满3年的奖励6000元,满5年的奖励15000元。创新设置唐山市“一老一幼”公益基金,对在市级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护理员分别奖励3000元、2000元、1000元。对在省级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护理员分别奖励5000元、3000元、2000元,并对获奖选手按规定晋升职业技能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