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逢周末,在古冶区大庄坨乡一个独立的农家院内,不时传出悦耳的交响曲和阵阵嘹亮的歌声——这里就是古冶金凤艺术团演员们的大本营,也是该艺术团负责人郑丽华的家。
郑丽华今年65岁,退休前是古冶五金百货公司职工。10多年前,喜欢唱歌的她与林西附近20多名同样喜欢演唱的老人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到了一起。“刚开始我们在丽华家及社区、消防队等地方自娱自乐,后来由机厂退休的连守忠师傅牵头成立了金凤艺术团。”最早加入金凤艺术团的张金龙介绍,随着人员的不断增多,没有固定活动场所成了困扰团员活动的一大难题,“每次活动都像打游击,无形中影响了大家的娱乐演唱积极性。”
热心肠的郑丽华将这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即使是自娱自乐,演唱、排练也总得有一个固定活动场地。”思来想去,郑丽华把目光放在了自家当院的那片菜地:如果在院内盖上一大间房子作为排练室,不就可以解决场地问题了吗?郑丽华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大力支持。
说干就干。郑丽华夫妇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养老钱,他们买来建筑材料,郑丽华的丈夫手巧,对建筑也不外行,他们便自己动手盖起了房子。在朋友的热心帮忙下,经过几个月紧张施工,占地5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排练室很快建了起来,并通了水电。
“室内装修漂亮,室外环境整洁,夏天院内绿树成荫、亭花相映,夜晚彩灯闪烁……”艺术团有了舒适温暖的“家”,团员们兴奋不已,大家演唱排练起来越发起劲儿,热情更高了,每周3次从四面八方来这里集中活动,大家开开心心,无拘无束,玩得不亦乐乎,农家小院飞出了欢乐的歌。
演唱排练室建在了自家,郑丽华便尽起了地主之谊。“除乐器是队员们自己带的,其他的板凳、桌椅、音响等都是丽华自己出钱添置的,排练、娱乐所消耗的水电费也都是她承担的。”对郑丽华的无私付出,团员们十分感动。
艺术团团员几十人,每周有一半时间在小院活动,通常是你来他走,人来人往,唱歌的、听歌的不断。尤其到了周末,白天黑夜都有人,郑丽华夫妇不但没有半句怨言,还总是主动为大家准备好饮水,陪大家唱歌、聊天。每次活动结束,郑丽华都要忙活着清扫、拖地、搞卫生,隔几天还要擦玻璃,“为大家伙儿服务,我心里高兴!自己辛苦点、劳累点,没啥。”郑丽华默默地付出着,一晃已坚持了10年。
郑丽华的无私付出深深感染着团队每一个人。大家都暗下决心,以精湛的技艺作为回报。民乐队是金凤艺术团音乐表演的主力,25名老年演奏者个个排练刻苦,精神抖擞,积极性高涨,每周活动都是早来晚走,他们相互配合,和谐共处,一门心思助力“金凤”腾飞。
如今,金凤艺术团的演艺水平提高很快,演唱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他们不仅自娱自乐,而且经常走上百姓舞台,为观众送上喜闻乐见的精彩节目,仅2024年就为百姓演出10余场次,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在近日举办的一次市文艺演出中,该艺术团还获得民族器乐演奏第三名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