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丰南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关键战略和民生重点,深入开展全国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示范区创建,扩增资源、优化布局、提升质量、做强保障,不断拓展义务教育公平广度深度。继创成“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示范区”后,今年又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省级评估。本报今起推出丰南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本报讯 (记者赵珺) 丰南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动义务教育城乡布局优质均衡,综合城镇化进程、常住人口规模、人口变化趋势等因素,科学测算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位需求,超前规划未来五至十年城乡学校布局,把最好的地块、最大笔的资金、最优的资源用在教育上,2021年以来累计教育投入71.68亿元,新改扩建及维修改造学校80所,其中新建学校4所,新增学位8000个。
超前保障教育用地扩容。将学校建设作为公共设施配套的第一要务,在编制和调整国土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预留充足教育用地。将新增建设用地、盘活的存量建设用地优先用于保障学校建设用地需求,对不将学校配套列为优先规划设计、不满足周边学校配套要求的城市更新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城乡规划教育用地达104块、4000余亩,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教育用地长远保障。
全面保障教育资金投入。建立“两个只增不减”年初预算、专款专用、过程性监测等机制,教育经费预算保持逐年增长,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开支居河北省前列。首推兜底支持教育发展政策,区财政每年额外安排1.14亿元承担学校取暖费、小学免费教辅经费及保安、炊事员等人员工资保险费用,显著降低学校负担和学生用餐成本,让每个孩子“花得少”“吃得好”。
优先保障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健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增长机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2021年以来累计维修改造农村学校72所,全区实现标准化学校全覆盖。建立“1+N”发展联盟体模式,由城区优质学校对农村薄弱学校进行结对帮扶,覆盖全区15个乡镇、30所学校,实现办学理念、优质师资、教育资源等全要素城乡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