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深 度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老夜校”焕发新生机

老师在给架子鼓班学员授课。市青少年宫供图

爵士舞教室里学员正在练习舞蹈动作。本报记者 刘洪超 摄

12月的唐山,寒风凛冽,夜幕早早降临。晚高峰时段的城市主干道上,璀璨的车灯汇成了闪耀的车河,涌入大街小巷。坐落于路北区的市青少年宫庞大的建筑楼体上也亮起了温暖的灯光,迎候着一群下了班却没回家,按时来这里上夜校的年轻人。‌

青年夜校从春天开到了冬天,火热程度并没有因为季节的变化而降温。宽敞明亮的电钢琴班教室里,传出《欢乐颂》的悠扬旋律,学员们在老师指导下,指尖灵动地敲击着琴键;室内网球场上,学员们全神贯注,一次次挥动球拍,苦练发球技巧;爵士舞教室里,芳芳、小玉、米苏等学员提前到教室热身,一边活动身体,一边热烈讨论着舞蹈动作:“这个动作我怎么都跳不好。”“哪有,我觉得你比我强多了。”

“我们都是零基础报名的爵士舞班,刚开始连音乐节奏都抓不准,几节课下来,明显找到感觉了,动作也越来越流畅。” 芳芳笑着说。这个 9 人小班每周一次课,不仅让她们学到了舞蹈技能,更成为放松身心的欢乐聚会,每次上完课,大家都带着满满的愉悦回家。

夜校并非新生事物,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是年轻人提升自我的热门途径。如今,随着当代青年成长需求的井喷式增长,以及生活方式的多元演变,这一传统学习模式被重新唤醒,焕发出崭新活力。

为精准对接新时代青年精神文化与成长需求,团市委紧紧围绕团中央《青年之家·青年夜校项目实施指引》积极谋划部署。唐山市青少年宫作为市委、市政府倾力打造的综合性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凭借得天独厚的场地设施与师资力量,在团市委指导下,扛起了开办青年夜校的大旗。秉持“构建青年下班后的学习社交新平台,打造唐山青年的温暖之家与公共交往空间”这一宗旨,夜校着力为青年提供全方位成长助力,为城市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首期报名信息一经发布,瞬间刷爆唐山青年的朋友圈,短短三四天,近2000名青年咨询报名,大家的热情超乎想象。” 市青少年宫主任赵崎感慨道。

依托丰富多元的场馆资源与优质师资团队,青年夜校重磅推出由艺术家、国家级运动健将、非遗传承人担纲授课的精品课程,横跨传统文化、艺术、体育、非遗等多个领域,精准覆盖职业技能、文化素养、运动健身等青年成长关键维度,同时精心策划文化沙龙、交友联谊、行业研讨等多彩活动,一站式满足青年自我提升、压力释放、社交拓展等多元诉求。

让年轻人抢着上的“兴趣班”,不仅物美,而且价廉。一门课程每期通常为10 节课,每节课时长 60 至 90 分钟,周二至周五每晚 6 点半至7点开课,多数课程学费仅 500 元。相较于专业培训机构动辄数千元的高昂费用,青年夜校用一节课不到一顿夜宵的价格,为青年拓宽了成长路径,真正做到惠民利民。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