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决扛起经济大市挑大梁责任,知责担责,攻坚突破。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强化项目支撑,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切实提高投资效益,积极培育经济增长点。
提高投资效益要以加强项目建设为前提。项目之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经济增长的推进器、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也是城市向上跃迁的支撑。要按照中央和省的相关部署和要求,以强化重大项目推进为抓手采取多种措施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加强项目建设要吃透用好政策。“两重”建设既利当前又惠长远,要吃透用好“两重”政策,围绕能源安全、生态安全、产业安全、粮食安全、城市安全等领域,谋划实施一批前瞻性、牵动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加强项目建设要做好要素保障。为保证重大项目落地,必须做实做好前期工作,在土地、资金、人才等多方面做好保障。土地是项目建设的基础,要扎实推进土地供应工作,摸清底数、掌握需求,有效保障国债以及专项债、招商引资等项目用地需求。同时,要提高土地报批效率,靠前服务,“搭桥铺路”,与相关单位协调沟通、形成合力,确保项目快速落地;资金是项目建设的支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会进一步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要积极培育储备符合条件的项目,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专项资金等支持;人才是项目成功的关键,要广纳贤才,优化人才服务环境,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总之,要做到“要素跟着项目走”,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拉动量。加强项目建设要创新优化规划审批机制。做到提前介入,“事前辅导”,建立项目服务管理台账,紧盯企业办理手续各环节答疑解惑、现场指导,提高服务审批质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到服务围着项目转。加强协同,优化服务,建立在建项目、前期准备项目、储备项目“三个清单”,突出抓好项目开工、建设、投产“三个环节”,促进项目顺利落地,尽快达产生效。
提高投资效益要以建强园区平台为支撑。园区是项目的主战场、主阵地,是要素聚集、企业聚连、产业集群的重要承载,也是开发开放的最前沿。建强园区平台,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对保障项目顺利落地、提高投资收益具有重大意义。建强园区平台要用心为企业服务。园区要以服务企业为核心,积极开展对园区企业的走访调研,了解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建立台账、制定方案,主动服务,营造助企成长浓厚氛围。按照“只要你来干,手续我来办”的原则,抓好全流程代办服务,对要落户的项目安排专人一对一服务,积极与发改、自然资源、环保等部门对接,帮助企业办理用地、环评安评等手续,促成项目落地。建强园区平台要敢于改革创新。园区从诞生之日起就携带并充满创新基因。敢于探索,勇于创新,是园区发展不断取得成功的法宝。要深化各类园区综合配套改革,依托园区谋划项目、吸引项目,解放思想,破解难题,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推动产业进区入园、集聚发展,闯出园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建强园区平台领导要勇于担责。
提高投资效益要以拓展投资空间为保障。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七次提到投资,并将“提高投资效益”摆在了2025年九大重点工作任务的首位,可见,中央非常重视投资的重大作用。这要求我们要不断完善扩大投资机制,拓展有效投资空间,从而提振投资信心,充分发挥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特别是促进民间资本投资增长,推进经济持续好转。拓展投资空间要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政府投资因其独特的公共属性,可精准锚定代表国家重大战略方向的重点项目以及对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关键支撑作用的产业投资,能够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和政策激励。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能够以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对于扩大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至关重要。拓展投资空间要积极向民企推介优质项目。民间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政府部门要与民营企业建立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认真倾听企业声音,多渠道、多频次、持续向民营企业推介优质项目,推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两重”建设,积极向科技创新、新兴产业领域布局,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大中小项目齐头并进的生动局面。拓展投资空间要加快实现“腾笼换鸟”。“腾笼换鸟”是指通过盘活闲置的土地、厂房等资源,吸引新的项目入驻,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通过“腾笼换鸟”,为招商引资和产业转型升级腾出发展空间,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空间要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