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饭店聚
年前,二哥打来电话:“二妹,腊月二十八你们能回来不?”微信里就能听出二哥的兴奋劲儿。“我们能回来。”“那中,今儿个我和大哥、老兄弟说了,往后过年,咱们一大家子去饭店吃,今年我做东。”过年下饭店,城里早就时兴了,我生活在农村,总觉得不符合咱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老传统。“吃饭的不知做饭的累。”“过个年都累得脚跟朝后咧!”每逢过年,村子里的妇女们总是怨声载道。想想也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各家各户就开始忙活过年。先扫房子,怎么也得忙两天。接下来又要炸油炸糕和炸饼了,要是买现成的豆馅和黏面儿,一天就成,可要是你自己做豆馅儿,自己再磨面那就得提前两三天才行。然后炖鸡鸭鱼肉,简直就像陀螺,总是滴溜溜转,过个年都把人转晕乎了。最后,开始待客,谁家不得弄两桌?我父母都过世了,兄弟姐妹一年里也见不着几面,一大家子去饭店聚聚多好啊,所以大家一拍即合。腊月二十八中午,我们一大家子二十多人,开着几辆车直奔饭店。饭店里环境优雅,干净舒适,我们往椅子上一坐,不多时二十多个菜上了桌,大家举杯,祝福,聊天,一个个喜笑颜开,真是其乐融融。“明年,我做东,还是饭店!”大哥宣布。 (顾丽雯)
第十二个除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迎来了生命中第十二个除夕,喜庆而浓郁的年味将我包围。
除夕的第一缕阳光漫上窗台时,我和爸爸一起贴起了春联和福字。今年我家买的春联是:和气生财长富贵,顺意平安永吉祥。横批是:万事如意。
中午,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准备享用丰盛的团年饭。爸爸妈妈提前准备了许多美味的菜肴,我数了数,一共有十道菜,寓意新的一年十全十美。餐桌上,色香味俱全的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和瓜果蔬菜不仅令我垂涎三尺,食欲大增,还都有着吉祥的寓意呢:清蒸鱼象征年年有余,四喜丸子象征福禄寿喜,糖醋排骨象征节节高升,红烧肉象征红红火火,凉拌黄瓜象征平步青云……
傍晚,一家人去厨房包饺子。今年的饺子依旧是我最喜欢的三鲜馅儿,每一个里面都有一个虾仁儿。我也用并不娴熟的手法尽力地包着,乐在其中。妈妈还包了几个糖馅饺子,说谁吃到谁在新的一年生活就更甜美。我心里充满期待。热气腾腾的饺子一上桌我就迫不及待地吃起来,吃到第三个的时候,我感觉嘴里一甜,喜上眉稍,原来,我吃到糖馅儿的饺子啦!吃完饺子,一家人坐在沙发前,津津有味地看起了春节联欢晚会。今年春晚的节目比往年更加精彩,尤其是机器人扭秧歌的节目深深打动了我,我也立志好好学习,将来在人工智能领域有所建树。一家人一边看节目一边守岁,一不留神,新年的钟声就敲响啦!鞭炮声声辞旧岁,笑语盈盈迎新春。生命中的第十二个除夕,实在令我难忘! (李雨桐)
累并幸福的年
今年第一次没有回老家过年,也是第一次把父母请到我的小家里过年。除夕凌晨睡不着,两点就起床了,我要收拾房间,做各种准备工作。父母叮嘱我饭菜一定要少做,尽量避免剩太多菜。我们一家三口加父母,五口人,我简单弄了十个菜。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已经连续战斗了十个小时,只感觉腰酸背痛。
吃了饭赶紧休息,因为早就约好下午1:40回单位给患者及其家属们包饺子,三十来个护士长组成的包饺子团队早就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了!我也很期待。由于过去几年一直回老家过年,总是错过如此有意义的活动,还是感到很遗憾的。紧赶慢赶,还是迟到了,当我两点钟到达医院食堂的时候,姐妹们已经干起来了。我们被分成了若干个组。“姐,快来我们组!”……在大家的戏谑欢笑中,作为包饺子能手、江湖人送外号“张快手”的我,自然受到大家哄抢,心里还有几分小得意的。我来到了“特殊专业组”(我临时命名),因为这里有康养中心、手术室、放化疗等特殊专业居多的护士长们,我们各有分工,流水作业,一气呵成!饺子包不好的就擀皮儿,包饺子的也会主动跟擀皮儿擀累了的姐妹换一下工种,大家配合得相当默契。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相处的机会,因为除了开会,我们每天分别在自己的区域忙碌,很少聚首。平素严肃的脸虽然依旧被帽子、口罩遮住大部分,却难掩口罩下面藏着的放松和快乐。有护士长说,这一年都几乎没怎么包过饺子,“业务”都荒疏了。可不是?我们经常是早七点来、晚七点走,中午几乎不回家,外面明晃晃的大太阳一点都见不到,真的是感恩家人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啊。欢声笑语中,干活儿一点不累。近五点,我正准备推着煮好的饺子分送到科室给患者及家属免费品尝的时候,妹妹来电催促,问我啥时候回来包饺子。我这才想起定好晚上去父母家包饺子,可是准备好的馅儿还没拿过去。我只好跟组长请假,匆匆回家,没有见到进病房分发饺子时激动人心的场面。到父母家,依旧是包饺子,年夜饭没吃完就哈欠连天了,最终与春晚完美地擦肩而过。
大年初一,又是大团圆的日子,父母、妹妹一家、小叔子一家,都来我家聚会,因为我和我爱人分别是各自家族中的长女、长兄。八点从超市买回菜,我们就开足马力预备菜品。先生是主厨,本来设定的菜谱,再加上临时起意,最后一数,竟然整了26个菜!
这两天的忙乱,导致我在腰酸腿疼的基础上颈椎也不舒服了。我这才明白,搞好过年的仪式感,实在不容易。大家高兴,自己受累,也难怪家长不爱过春节呢。过去父母家是主场,自己是客场,总是有甩手掌柜的意思,如今父母已是耄耋之年,我也到了临近退休的年龄,客场变成主场,心里感慨:人生不易,父母不易,做一个给家人遮风挡雨的大家长更是不易!但是团圆热闹的场面,亲人们满足的笑脸,又足以把我的疲惫感一扫而光。累并快乐着,我特别荣幸! (张新平)
第一次写春联
我属蛇,这个年,我过得别有风味。一个不会写毛笔字的人,第一次写了幅对联,上联是“蛇舞九天迎春到”,下联是“龙腾四海送福来”,横批是“瑞气盈门”。我原本没有自信,爷俩还挺鼓励我,非要贴上,于是明目张胆地贴在门口。邻居们出门入户估计得笑话。老公属龙,我属蛇,交替之年,也算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吧。贴完后,我紧张得没拔钥匙就回了屋,过了一个钟头出去一趟,发现钥匙还在门上。乙巳蛇年,我唯一的目标,是好好练字,争取马年写出个人模狗样的对联来。昨天我泡了一只大胖毛笔,发现大笔写字果真比小笔好用耶!初一那天,一睁眼有人给拜年。群发的一律不回,带称呼的还得绞尽脑汁回怼两句。八竿子划拉着的,哪像谁也别给谁添麻烦。我好像一个长辈也没给拜年,就这么死猪不怕开水烫地装聋作哑了。我迷恋上春晚王菲的歌,当背景做了一晚上回顾甲辰龙年的视频,做到早起快五点。甲辰龙年,我四上手术台,三次全麻,厉害不?初三那天,晚辈登门给老人们拜年,我拿出蛇袜子,姐妹三个人套在脚上。表妹要粉蛇,我要绿蛇,表姐要紫蛇,谁都不跟谁抢,谁都最喜欢自己的那一款,谁都对别人的颜色不屑一顾。我们又都到了本命之年,无论天南海北,贫富贵贱,心无芥蒂,紧紧相连,这,才是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三麻)
世界赠予我的
今年公公在小叔子家住,也就在那里过年了,我自然不用为年夜饭操心。除夕中午,一家人吃了一顿团圆饭,聊聊家常,大家都诉说着这一年的不容易,也期盼着来年有个好运气!我迎合着大家,说着一些吉祥话。晚上包了两样馅儿的饺子,再看看春晚,多少有了些过年的意味。我躺在床上,盯着手机,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节目,突然被王菲的《世界赠与我的》这首歌震惊了,那空灵的歌声,那治愈的歌词,让我顿时安静下来,静得能听见心跳的声音。是啊,世界赠与我的好与坏,悲与喜,失去和得到,我已经能够全然接受,不再内耗自己,不再患得患失,让一切顺其自然吧! (张华英)
两家一起过大年
往年都是大伯子我们两家一起过年,今年也是。公公婆婆走了30多年,当初小哥俩还年幼,后来有了我嫂子和俩侄女,再后来大哥大嫂操持我和丈夫结婚,我们也有了儿子。这一个大家庭,是大哥一路艰辛撑起门户。他才17岁就去山场打工,供小弟念书,两颗缺失的门牙就是那时候被石子蹦掉的。由于我做会计工作,每到年底就特别忙,大侄女早早就过来帮我忙活,扫房、洗衣服、灌肠,不到腊月二十就忙完了。从腊月二十八到正月初五,我们两家都是一起过的,一起吃年夜饭,晚上一起打牌,谁输了就输一个糖块或是一枚开心果。每到晚上打牌时间,是全家最开心放松的时候。今年是我和丈夫的本命年,元旦的时候我们早早穿上红秋衣,惹得哥嫂和侄女们直笑,说我们是“大红人”。父母不在了,长兄为父,长嫂如母。如今能告慰父母的,只有兄弟团结一心,相互扶持,永远做相亲相爱一家人。(树芳)
兄弟轮流接父亲过年
今年过小年,我把父亲接过来去了饭店,我和爱人陪着喝了点酒。除夕那天,弟弟把父亲接过去吃年夜饭。大年初一,儿子休班回了家,我又把父亲接过来,重新补过了个年。父亲因为久未见到孙子,很高兴,多喝了点酒,话也多了,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算是有了点过年的气氛。以前过年,母亲还健在时,我们兄弟二人都会携家带口赶回农村老家去过年,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其乐融融,也会在家里呆上几天走亲访友。自从两年前母亲离开后,父亲便搬回了市里。他喜欢清静,也是为了不麻烦我们,便自己单独居住,我和弟弟就经常过去看望他。母亲走后,连着两年我们兄弟两家,包括亲戚朋友,都没有再相聚。母亲在、家就在,如今母亲走了,这个大家庭失去了往日的欢声笑语,过得也比较沉闷。但是,父亲还在,别的亲人都还在,我们应该走出失去母亲的悲伤,好好地去面对以后的生活,争取明年过年我家会有一个新的面貌。 (陶宗卫)
七彩灯笼高高挂
今年过年我买了最便宜的对联,是从“拼多多”买的,花了0.52元。对联虽然便宜,但是质量很好,红光闪闪的,内容是“五福临门富贵家,四季平安吉祥门”,横批是“福星高照”。除夕的早晨,我们贴完对联就挂灯笼。今年买的灯笼有点贵,花了150元,是七彩迷幻的。到了除夕夜,大红灯笼在门口两侧不停地旋转,发出迷人的七色光,就像走进了城里的舞厅,如梦如幻,漂亮极了。大红灯笼与对联呼应,给节日增添了不一样的气氛。 (刘翠艳)
写稿过除夕
除夕那天,我写了大半天稿子。我是古冶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员,1月27日, 在与文友交谈时,我了解到一条线索:三十三中学初二年级学生、13岁的男孩李圣炟从小爱好书法、绘画、主持、朗诵、讲故事等,十年间他从获宝宝奖到获国际奖,共获奖30多项,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明星少年。于是,我在除夕那天采访了孩子和他的妈妈,从中午开始写,一直弄到晚上,连饺子都没顾得吃,写出了一篇1400多字的通讯《多才多艺的明星少年》。大年初一一大早,我征求当事人意见后,把稿子发往《南方写作》网络媒体,当天就发表了。孩子的妈妈看到报道后惊喜不已,一再表示感谢。 (王晓义)
走家串户拜大年
农村老家的传统风俗,大年初一是走家串户拜大年的日子。今年春节拜年,碰上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大年初一,我到本家老叔家拜年,正巧和几个姐妹组成的“妯娌团”撞了个满怀。她们和我是平辈,也是来给老叔老婶拜年的。刚一进门,一位嫂子就热情洋溢地喊了一嗓子:“老婶,过年好啊!”这响亮的问候,算是见面的头份大礼。老婶和这位嫂子年纪相仿,平日里两人就爱互相打趣,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俏皮话。老婶笑着回应道:“哟,拜年来啦,先跪下磕个头!磕了头,给你糖球儿吃!”嫂子也不甘示弱,立马接话:“磕头没问题,但可不能拿个糖球儿就把我打发喽!”老婶一听,兴致更高了,大手一挥:“今天大年初一,老婶欢喜,你就说,想要啥?”嫂子眼珠一转,灵机一动:“我要油,就要花生油!”这出人意料的回答,瞬间把大家逗得哄堂大笑。这时,随同而来的一位年轻女孩儿满脸疑惑,忍不住问道:“从来没听说过拜年要油的,而且还只要花生油,这是什么讲究呀?”老婶笑着把女孩儿拉进怀里,塞给她一把糖,解释道:“你别听她瞎扯。这是因为你老爷爷小时候上学,做算术题出了岔子。老师出的题目是‘10斤花生出2斤半油,35斤花生出多少油’,结果你老爷爷把比例弄反了,也没好好动脑筋,算出来的结果是35斤花生能出140斤油,这事儿就成了大家的笑料,一直传到现在。”女孩儿听完,也忍不住抿嘴笑了。 (艾立起)
暖心的红包
大年初二上午,妻子在打扫炕底的时候,突然翻出了一个红包,打开一看,整整2000元!后来得知,这是儿子小康塞的。孩子结婚后,虽然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但是年节的时候,总想给我们夫妻一些钱。我们总是推脱着不要,毕竟他们刚买房,每月要还一万多房贷,压力蛮大的。往年过年都在老家,四处漏风的房子,冷得就是用“伸不出手”来形容也不为过。孩子们办公室坐惯了,真不适应在农村家里下厨房呀,因此每年过年都是我们夫妻亲自动手,不让他们干。今年他们回家却有些反常,小夫妻主动下厨房不说,还偷偷留下了钱,这其中必有蹊跷。在一阵疑惑之后,我想到了开车接他们回家的老舅。在一通电话打过去之后,一切都了然了。原来,小康得知了妈妈身体不舒服的情况,正在预约北京一家医院的专家,想在合适的时候,让他妈妈到北京就医。小夫妻就是因为这才不让我们下厨房的,而且在回北京前还留下了2000元钱。钱虽然不多,但这也是孩子们的心意,看来孩子真是长大了,知道疼人了。 (李立新)
去老战友家拜年
大年初二上午,我顶着寒风,骑着电动三轮车到离家五里外的老战友家拜年。这已是坚持了50年的老习惯。我和老战友在1970年同时入伍,又分在一个团,在部队里就有联系,1976年前后,我俩先后退役回乡,走动至今。这次去拜年,老战友对我说:“咱们岁数也不小了,以后别再走动了吧。”闻听此言,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么多年的战友情谊咋能中断呢?我平静地说:“二哥,我眼下身体健康,只要能动,就来看你。”只见二哥的眼睛湿润了,他说:“我身体多病,不想让你牵挂。”我想到在我退役刚结婚时,每次到二哥家来,厚道善良的二嫂总是把我当亲兄弟,虽然当时双方家境都困难,但她总是想着给我带点东西,一瓶酱,几个咸菜,半罐荤油,几棵白菜……虽然东西不值钱,但在当时它们就能为贫困的生活增加些幸福的味道,彼情彼景,我不能忘,也不敢忘啊!临走,我紧握着二哥的手说:“二哥,你放心,有时间我就来看你,我不会忘了你们老两口过去对我的好。”只见二哥抹着眼泪送我到大门口。我走到村头,准备拐弯,回头再望时,二哥还站在寒风中望着我。 (张怀平)
兵分三路去拜年
大年初一,我们应该是早早起床回老家拜年的,但是家里添丁,拜年时间不能由自己控制,等孩子睡醒了,喂足了,才能启程。路上,我和妻子商量,简单安排了一下日程。由于平日大家都很忙碌,聚到一起不容易,而每家每户都得照顾到,只能兵分几路。妻子突破世俗束缚,提前一天和小儿子回娘家,为她点赞!大儿子陪爷爷奶奶拜年,他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收压岁钱。我是提前受到邀请和哥嫂去姑姑家拜年。难得表哥今年在家。表哥厨师长出身,他用简单的食材做了一桌子好菜,色香味俱全。高级厨师,烹饪技艺果然不在话下,不是谁的可以盖的。看来,日后我有必要去光顾一下他们的餐厅了。大儿子眼睛笑成月牙的时候,我就知道他收到了不少压岁钱。他掏出一把红包,抻出一沓红票,一张张捻着数,一遍又一遍,嘴里念叨着什么,好像银行的业务员。他突然盯着我,认真地说:“爸爸,我在你那里存的钱应该不少了吧,你不会没收了吧?”我笑了笑,说:“不会,等你长大了都给你。”妻子居然是一个人在娘家陪着孩子,初一娘家人就全都去忙生意了!春节期间生意火爆,人手不够,忙不过来,全家齐上阵,理解吧。我给妻子和孩子们熬了小米粥,热了饭菜,看着他们吃完了,我的幸福感也饱腹了,这才离开去单位执勤。 (孙斌)
父亲的年终奖
正月初三,我们回娘家拜年,桌子上早就摆好了花生、瓜子、糖果等吃食,厨房里,排骨、鱼早就炖好,炒菜的配料也预备停当。转眼间,不见了父亲的身影,我到西屋去找,看见父亲正拿着一扎钱,用线绳捆好。见我进来,父亲乐呵呵地说:“这是5千块钱,大队工1千,你给的1千,你大姑家表兄还给了我1千……我都花不了,给你吧,省得我存去了。”这时,母亲也走过来,笑着嗔怪道:“你爸爸整天拿着钱数,有时咱们村谁来待着,他还跟人家炫耀,我说他都不听。”我笑着打岔:“这可是我爸接到的‘孝心年终奖’啊。” 父亲数完钱,又把我带到放年货的厢房屋,一一汇报鱼、虾、猪肉等是谁谁拿来的,叮嘱我们走时一定带着一些。 (刘红娟)
拜年新规
元旦过后,我的长辈中年最长、位最高的大舅,推出了2025年春节拜年新规:一是革除单拜,保留团拜;二是团拜聚餐活动费用由晚辈负责。具体说,就是作为晚辈的我们,春节前后不必马不停蹄地到长辈家里一一拜年,往年正月初四的团聚是长辈请我们,从今年开始,团聚我们请长辈。这个新规,真好!我有四个舅舅,还有二姨老姨,他们都已经70岁以上,大舅今年88岁,一直在唐山一中教书直到退休。在大家庭里,大舅的威信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新规在群里一经发布,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的确,新规出得很及时,我们这一辈人已从青春走到半百,最年长的大姐已经60有余,而且我们夫妇双方的长辈加起来有十多家呢!每逢过年,我们越来越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拜年新规减轻了我们的负担,还可以避免长辈家里拜年礼物过于集中,造成浪费。正月初四中午,大家早早来到饭店。我们给长辈拜年,相互祝福,其乐融融,亲情亦如泉水,涤荡着我们的心灵,此时感受到更多的是轻松与和谐。拜年新规不仅体现了长辈对我们的体恤和关爱,同时也展现了长辈豁达开明的风范。 (舒虹)
饺子“笑”了
今年春节,我家是新姑爷上门,对于我这个厨艺“小白”丈母娘来说,一日三餐有点难为人。初五包饺子,我动了一番脑筋。三鲜馅儿女儿说在婆家吃腻了,想吃点白菜的,少放肉。这个可以有;姑爷是坝上人,吃牛羊肉,于是决定再包个羊肉馅的。午饭后,姑爷和闺女出去了,我先剁了一小块五花猪肉,又剁了点新鲜白菜;剁羊肉的时候犯难了,视频里说最好用肋条肉,我拿出一块觉得肥腻腻的,怕孩子不爱吃,就剁了一小块,然后切了一大块羊腿肉。肉馅都准备好以后,视频里说肉馅要放葱、姜、花椒水搅拌上劲儿,我就先给猪肉馅按摩,带上手套一通乱抓,接着按摩羊肉馅,学着视频里连拍带按挺带劲。怕不香,最后倒了不少花生油和香油,厨房里那叫一个香气扑鼻。看看表,三点多了,接着和面。闺女姑爷乐颠颠地回来,让我弄凉菜,说他俩负责包饺子,一个擀皮一个包。一个小时,两人包了八十多个饺子,看着还挺像样的。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我开始煮饺子。先煮白菜的,我用电磁炉煮,边煮边说:“东边来了一群鹅,西边来了一群鹅……”谁知,有的“鹅”粘盖帘儿上了,勉强拽下来,进了锅后,“鹅毛”不一会儿便浮出水面。我大笑:“饺子笑,财运到!”饺子端上来,一家人都很配合,争着抢着吃“笑”饺子。饺子像元宝,寓意好运和财富。这顿饺子宴,不仅让我们吃得开心,更让家里的气氛愈加温馨和谐!2025年,全家人都要交好运喽! (曹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