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搭起“瞭望台” 构建“连心桥”

全市3900余名大学生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

本报讯 (记者赵珺 通讯员曹颖)“青春就应闪耀光芒,我要以所学服务大众,传承好大钊先生精神。”乐亭学子李高雨彤在参加寒假“返家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期间,踊跃投身国家养老、社保等各类政策宣传活动,走进社区、走进乡镇,希望让更多人切实感受到政策的温暖。

2025年寒假,团市委聚焦青年成长需求与地方发展实际,积极组织各县(市、区)团委协调联动,通过“筑巢引凤”搭平台,广泛引导返乡学子参与政务实践、企业实践、社区实践,同时积极引领返乡学子参与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市情实情观摩城市发展、参加青春故事分享会,丰富唐山籍在外学子“返家乡”的获得感、体验感、收获感。寒假期间,全市共征集实践岗位2100余个,吸引3900余名返乡大学生热情参与。

“有幸参与到‘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我用手中镜头记录遵化的一土一木、一风一景,让我真切领略到了家乡的魅力,期望更多人透过我的小视频认识唐山,认识遵化。”遵化“返家乡”青年王浩羽在拍摄家乡宣传视频时有感而发。他目睹钢铁厂熔炉火光冲天、铁水奔涌,感受唐山工业文明的雄浑壮阔;看到食品工厂严格选材、精美包装,体会遵化特色食品加工产业蓬勃发展新气象;发挥遵化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临时团支部书记示范引领作用,用青春之力组织引领500余名遵化籍返乡学子有序上岗,丰富实践活动内涵。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他作为美术生的诗意表达,更是对唐山这片土地深沉热爱的真挚呈现。

自2025年寒假“返家乡”活动开展以来,团市委精心筹划布局,各县(市、区)竞展风采、协同推进。迁安市推出《青春 返家乡》主题曲,塑造迁安“返家乡”青春IP;开平区组织返乡学子实地观摩高新技术企业,拓展返乡学子就业创业视野;迁西县253名返乡学子齐聚喜峰口大刀园,听长城抗战、冀东抗战故事,深受革命精神洗礼,上好一堂生动“大思政课”。这些活动不仅搭建起返乡学子洞悉唐山干事创业新态势的“瞭望台”,更构建起在外学子与家乡桑梓情深的“连心桥”。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