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金鹏 通讯员郭强、李伟)春耕备耕关键时期,迁安市持续推进“粪肥还田”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通过向农户免费发放粪肥,替代和减少化肥用量,引导农民科学施肥,让“粮田”变“良田”。
一大早,在彭店子镇八里塔村粪肥发放点,随着河北跃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运送粪肥车的到来,村民们开着三轮车陆续赶来,在村“两委”干部引导下依次领取肥料,并趁着晴好天气,将肥料运到地里泼洒并翻耕。按照每亩地4袋178公斤的标准,今年迁安市将为7个镇街84个村农户的76811亩地发放粪肥,以满足春耕生产需求。
“给我们村送来的200吨粪肥,能使我们村1000亩地少用化肥近20吨,这种肥能够使土壤得到改良,还能让老百姓省下不少钱。” 八里塔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太国说。
2021年10月,迁安市入选河北省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该市严格按照有关工作安排和要求,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即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打通种养循环堵点、促进粪肥还田、助力农产品质量提升、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采用堆肥还田、“粪肥+配方肥”还田两种技术模式,坚持强化生产与生态兼顾、减量与增效协同、安全与有效并重、整镇整村推进的四项原则,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实现了粪肥增施和化肥减量增效,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我们在全市每年布设的21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显示,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的数据指标有所增加,土地的容重有所降低。总体来说通过项目的实施,解决了迁安市的养殖业处理粪污的难题、种植业主体和小农户使用粪肥困难的难题。”该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立光介绍说。
2025年,迁安将有10万亩粮田使用粪肥,主要涉及玉米、花生、冬小麦和果树等作物,继续推广应用粪污“堆肥还田”和“粪肥+配方肥”还田两种模式,实现畜禽养殖粪污就地就近肥料化利用,协同推进种养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