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赵欣 通讯员李莹莹)“我所在团队创建的实验室,前不久刚刚获批唐山市重点实验室,希望能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好地服务唐山经济建设。”北京理工大学国家级青年人才薛云飞教授一边密切关注运转中的设备,一边充满信心地说。
依次走进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的融创楼、求是楼、精工楼,展台展示着各个领域的最新成果,展板显示一位位科研“大咖”正在与唐山产生更多交集,记者感受到浓厚的创新科研氛围。
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成立于2020年7月,是由唐山市人民政府与北京理工大学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成立以来践行京津冀协同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赋能唐山市经济社会和北理工“双一流”建设两方发展,积极对接地方需求,做实强势团队工程延伸、属地推进成果转化。
在唐山市的大力支持下,研究院院区于2023年底完成了改造升级。目前,院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宜学宜居,为科技工作者开展工作、潜心研究提供了保障和信心。
围绕河北及唐山产业特色,研究院强化内涵建设,坚持创新平台系统布局,引进北理工6个国家级和6个省部级创新平台,打造11个产学研一体科技创新平台,建成16个高能级实验室,已获批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河北省重点实验室、河北省GF重点实验室等17个省部级平台;持续提升基础研究能力,2023年获批重大重点项目数居全省引进机构首位,2024年获批省自然科学基金25项,占唐山市总获批数的52%;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与行业企业打造联合创新体,开展“应用型”技术研究及“实用型”成果转化,共同开展技术攻关、中试熟化、产业孵化,带动企业创新发展,支撑产业转型升级。2023年6月,北理工科技园唐山分园正式揭牌,立足北京理工大学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优势资源,为区域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以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为“桥梁”和“纽带”,一项项前沿科研成果向唐山奔赴——
运载领域先进复合材料创新研究中心深度聚焦丰南区卫浴陶瓷产业技术痛点,精准锁定树脂原料依赖进口、综合成本高昂等共性难题,攻克纳米杂化交联与低温固化工艺壁垒,成功研发出新一代卫浴陶瓷复合专用树脂材料,关键指标超越国外同类产品10%,企业原料采购成本骤降62%,标志着丰南卫浴陶瓷产业体系迈入自主可控新阶段,为传统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能;
凝胶冰雪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研制出“永不融化的凝胶冰雪”,在北京2022冬奥会期间大放光彩,并结合唐山文体旅游、新材料、高端制造等行业优势,实现凝胶冰雪的商业化,助力唐山打造冰雪产品高端品牌;
智能制造创新研究中心以研究院为主体获批工信部、河北省重点实验室,开展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项目10余项,目前与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唐山文旅集团、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英莱科技等属地企业广泛开展合作,助力唐山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新能源与电机控制系统创新研究中心以电力电子及电力传动技术为核心,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发电及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矿山车电驱动改造、轨道交通电气驱动系统,以及生产装备自动化改造和机器人控制等领域;
先进材料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固废资源化和再生材料实验室,针对唐山市、河北和全国钢铁冶炼、有色冶炼、石油化工等行业产排的金属基固废和涉重危废,研发全量资源化利用技术,旨在实现金属资源的高质、高值、高效利用;
紧密结合唐山产业基础的工业制造与艺术设计创新研究中心,赋能唐山在城市建设、轨道交通、文创产业、应急救援装备、设计教育产业、智能系统设计等领域的转化和应用,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才培养是研究院的核心业务。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以“柔性引进、全球招聘、属地聘用”多渠道汇聚顶级专家学者,打造一流人才队伍。已构建180余人科研团队,其中高层次人才占比21.6%,围绕产业布局精准引培属地人才,打造40余人的属地核心科研人员梯队,持续培育出国家科技领军人才、省杰出青年人才等,团队结构持续优化;以PI制管理为创新团队定制“一团队一方案”,实施精准培育支持,以北理工担当在唐山走好一流科技人才高地建设之路。同时,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培养的新路径,累计培养全日制研究生1000余人,承办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论坛、唐山市首届艺术设计专业的硕士毕业生设计展,全面推动了京唐两地的协同育人。
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明宇表示,2025年研究院将继续坚定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理念,推动京津冀战略科技力量高质量建设与优化布局,打造重点实验室集群研发平台、工程化产业化基地、专业技术人才高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区四个载体,创立校地合作共赢新典范,全力服务北京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为唐山市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步伐提供人才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