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陆南)社区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推进清廉建设的重要单元。友谊街道坚持将“清廉社区”建设融入社区治理全过程,通过党建引廉、文化润廉、服务助廉、监督促廉等举措,打造“清风友谊”廉政品牌,不断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以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为核心,坚持把廉洁教育常态化融入到“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中,打造“书记讲党课”“党员来啦”“夯基计划”和两委培训班等诸多特色党员干部教育平台,街道各级党组织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党规党纪学习培训、上廉政党课、谈心谈话、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教育基地等,不断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廉洁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立足实际,鼓励引导各社区不断创新和丰富廉政文化活动载体,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广泛开展家风故事演讲、干群助廉座谈会、清廉家风评选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晒家庭幸福生活,议良好文明家风,推选、宣传了一批表现突出、事迹感人、群众认可的“最美廉洁家庭”。通过育家风、重家教、传家训,把廉洁家风建设贯穿党员干部“修齐治平”全过程,不断推动清廉理念入脑入心。
积极开展“3+2”小组“爱在路南,上门行动”,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社区“三员”、基层“五老”、基层网格员等群体联系群众作用,深入社区与管理服务对象、经营主体、基层群众开展交流座谈,通过与群众聊家常、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群众街谈巷议中透露出的问题。将社区“三员”队伍建设作为规范“小微权力”运行、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