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弘扬践行特别能战斗精神 引领推动百年开滦高质量发展

苏科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特别能战斗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开滦工人阶级的灵魂品格,是百年开滦永续发展的精神动力。

在产业报国和勇于抗争中孕育诞生的特别能战斗精神,是开滦历久弥新的文化源泉;在顾全大局和奋勇争先中赓续传承的特别能战斗精神,是开滦基业长青的文化根脉。开滦作为洋务运动兴办的企业,在其创办之初就根植了特别能战斗的文化基因,以唐廷枢为代表的企业开拓者,以敢为人先的魄力、任事担当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毅力,历尽千辛万苦成就了旷世伟业,彰显了不畏困难、奋勇直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开滦工人阶级革命斗争精神被毛泽东同志称赞为“他们特别能战斗”。新中国成立后,开滦派出7549名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奔赴17个省、市、自治区,支援国家项目建设;开滦大力发展机械化、实施老矿挖潜改造、加快新矿井开工建设,满足了国家对煤炭的需求;1975年,开滦原煤产量翻一番,全国掀起“学大庆、赶开滦”热潮,周恩来总理两次表扬开滦为国家“出了力、救了急、立了功”;1976年,唐山发生7.8级地震,开滦矿工抗震保矿,仅用17个月时间,全部矿井恢复生产且达到震前水平,创造了人类抗灾史上的奇迹。改革开放初期,开滦在国企改革的道路上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积极探索,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唱响国企志气歌,先后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专业化重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股权多元化、资源枯竭矿井破产重组、去产能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激发了企业生机与活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开滦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29人、省级劳动模范276人。一代又一代开滦矿工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无私奉献,把特别能战斗精神溶注于血脉、践行于当代、传承于未来,成为百年开滦基业长青的精神丰碑。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在改革创新和转型崛起中弘扬践行特别能战斗精神,推进百年开滦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赋予开滦人的历史使命。党的二十大以来,百年开滦以新时代特别能战斗精神为动力,奋力推进战略落地、深化改革、科技创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赋予了特别能战斗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彰显了新时代开滦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担当、特别能创造的精神风貌。

一、弘扬特别能战斗精神,全面引领企业战略落实落地

特别能战斗精神是开滦的宝贵财富,开滦发展战略的制定、执行和落实是企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是企业的经济基础范畴。开滦集团作为资源型百年老企,面对党中央对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的宏观要求,面对资源枯竭主业发展后劲不足、经济转型基础不牢固、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等实际困难,我们大力践行新时代特别能战斗精神,高标定位、系统谋划、科学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坚持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伟业中,找准国有企业的价值定位,结合开滦实际,擘画了绩优蓝筹、绿色低碳、活力迸发、文化繁荣、民生幸福“五个现代化开滦”改革发展新图景。提出了到2030年企业规模达到千亿,全面建成“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现代能源化工强企目标,让百年开滦这面旗帜绽放更大荣光。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巩固提升煤炭产业、做精做强煤化工产业、做实做优现代服务业,培强壮大战新产业,打造“三柱一新”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大力实施内挖外扩战略,形成“稳固河北、深耕内蒙、布局新疆”的资源配置格局和产业发展布局。开滦借势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战天斗地、勇毅前行,建成开滦集团首座千万吨级矿井和开滦蒙西千万吨级煤炭生产基地;开滦人艰苦创业、开疆扩土,克服道道难关,在新疆区域同批次核准的井工煤矿中第一个取得采矿许可证,库车北山中部煤矿开工建设,创造了“开滦速度”,见证了新时代开滦特别能战斗精神。开滦制胜新材料发展新赛道,聚焦产业发展的三大方向、打造三个国内领先、实现三个百亿规模的目标,推进京唐港煤化工园区“三个三”战略构想落实落地;突出发展战新产业、研发新产品,从最前端的中试研发环节入手,以高标准建设中试及产业化示范基地,做强做精高端聚甲醛产业链、拓展延伸尼龙66产业链、重点突破高端聚酯材料产业链、研发开辟新能源材料产业链,推进煤基新材料“一基四链”工作布局见行见效,打造了具有开滦特色战略发展的“升级版”。

二、弘扬特别能战斗精神,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深化改革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鲜明主题,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关系原理解决企业发展中深层次问题。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企业践行新时代特别能战斗精神,敢于啃硬骨头,直面困难、勇于挑战。开滦精准对标全面落实党中央改革部署,坚决扛起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大任务,把全面深化改革落脚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引领性目标上来,落脚到增强核心功能和提高核心竞争力这一根本要求上来,落脚到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这一鲜明导向上来,落脚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关键举措上来,落脚到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保证上来,坚定不移把全面深化改革引向深入。坚持以改革提效率、激活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升公司治理现代化水平。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六能”机制。深化经营机制转换,构建完善“1+N”绩效考核体系,实施差异化分类考核,倒逼干部全面提升现代化建设能力和水平,有力推动了企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三、弘扬特别能战斗精神,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历史上,开滦曾经创造了若干个中国第一,引领中国煤炭工业不断向前发展,彰显了开滦勇于创新突破的精神品格。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革故鼎新、突破自我的精神力量作支撑。开滦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第十次视察河北提出的“五个新”总体要求,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投入、人才、项目、技术、平台、转化、后劲等7个方面精准发力,深入推进“三年上、五年强”专项行动,企业研发投入由“上台阶”迈向了“强实力”。大力推进智能化矿井建设,集团所属7座生产矿井均迈入全国及省级智能化矿井行列,实现了从传统采煤向智慧采煤的转变。紧跟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坚持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成立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引进3位博士后、4位院士进行科研工作;开展高技能人才孵化行动,建成58个技能大师工作室;与武强院士团队合作成立国家级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注浆模拟实验室,打响了开滦品牌;与澳门科技大学共同推进高分子复合材料应用、催化剂新材料等科研项目;与中国安科院签署合作协议,围绕CO感控消纳等重大技术难题攻关、先进技术装备先行先试、科研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等多领域开展合作,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创新创造活力。近年来,开滦科技创新势头强劲、成果丰硕,仅2024年科技创新立项就达581项,承担国家级重点研发专项4项、省部级5项,获得科研成果发明专利13项,65项科研成果通过相关机构鉴定,10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特别是自主研发的微米级聚甲醛高强纤维产品开辟国际国内未来新材料发展新领域,萘二甲酸、聚甲醛高强丝两项成果列入国务院国资委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成为开滦科技体制改革的“金名片”。

四、弘扬特别能战斗精神,有力提升履行国企社会责任质效

履行社会责任是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的鲜明特征和重要使命,是开滦的优良传统和政治品格,彰显了百年开滦的大局观念和家国情怀。进入新时代,开滦积极践行“举力尽责强企富民”的核心价值观,以特别能担当、无私无畏的胸怀履行社会责任,树立国企良好形象。坚持“以员工为中心”发展理念,坚定不移为员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近三年来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帮扶救助职工及家属近万人次。实施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治安环境建设升级工程,加大惠民工程建设力度,持续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充分发挥“产、销、贸、运一体化”优势,加强资源整合调配,全力以赴保障电煤稳定供应。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开滦队作为全国首批7支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伍之一,履职担当、无私奉献,多次承担救灾抢险任务。在2022年4月14日大秦铁路货运列车追尾事故救援中,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出动各类救援车13辆,历时27个小时,圆满完成了各项救援任务,得到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充分肯定。在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工作任务中,开滦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推进保定市阜平县和承德市围场县“五包一”包联帮扶、9个脱贫村“三包一”帮扶工作,实施帮扶项目28个,累计投入资金10069.2万元,产业帮扶资金185.43万元。2023年阜平县遭受罕见洪涝灾害,开滦集团捐赠帮扶资金2000万元,员工主动捐款96万元,以实际行动支援阜平县灾后重建工作,展现了开滦人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的高尚品德。

五、弘扬特别能战斗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企业改革发展、践行特别能战斗精神是开滦集团传承百年的优良传统。进入新时代,开滦集团党委在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创新实施了“二三四五”党组织前置研究、“三融一创”党建模式等有力举措。党的二十大以来,面对企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开滦集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践行新时代特别能战斗精神为动力,聚焦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时代课题,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大力推进党建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创造性、战略性构建实施了强政治、促引领,强管控、促安全,强经营、促效益,强创新、促动力,强正气、促和谐“五强五促”党支部工作机制。充分运用这一党建创新和管理创新手段,强化政治导向、问题导向、务实导向、持久导向、创优导向“五个导向”,落实同心同向的基层党建引领、双向过硬的能力提升、协同共进的融合发展、同题共答的破题解题、协调联动的督导推进、科学系统的考核评价“六大机制”,启动党支部品牌三年创建工程,推动形成了科学有效、系统完备、成熟定型的基层党建管理新模式。坚持抓品牌带整体,塑造了“一单位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新格局新优势,涌现出“4351”等一大批特色党建模式,打造出“3分钟使命”优秀党建品牌等深融共促的先进典型,有效打通党建融入基层治理和生产经营“最后一公里”,为开创百年开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红色引擎”,新时代特别能战斗精神享誉全煤行业。

【作者为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