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单宇 通讯员马晓宇)近日,由于风雾天气与新引进自动化轨道吊设备卸船、搬迁施工等原因,致使生产作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面对挑战,唐港集团津唐集装箱公司第一、第二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突击队多线作战,以创新举措和高效协同坚决打赢生产攻坚战。
该公司党委组建的党员“集智”突击队最先上阵,他们建立了“日调度、日复盘”沟通机制,在加强后勤服务保障的同时,党委班子带头下沉一线,现场协调解决堆场安排、船舶调度、设备保障等难题,消除部门壁垒,形成攻坚合力。通过“金点子”征集活动集思广益,采取公示过程考核结果、明确生产问题、工作区设置“先锋荣誉榜”等有力手段,全面追赶生产进度。
针对船舶集中到港的情况,该公司组建的设备卸船突击队反复研讨,精准对接船舶动态,采取“一船一计划”策略,利用船舶的吨级特性,与唐山海事局协调在1#锚地西北侧设立“集装箱船舶专属待泊区”,尽可能靠近航道下锚。这一措施实现了利用进出港航道转换的空档期快速“上线”,有效缩短了进港时间,减少了泊位空置时长,提高了泊位利用率,提升了生产效率。
针对9台自动化轨道吊搭乘“振华31”轮到港,该公司的党员先遣队奔赴设备制造基地,提前深入了解设备场内转运与装船施工工艺,创新性提出采用橡皮轮台车转运卸船方案。与传统卸船方式相比,新方案卸船效率提升30%。同时,由于无需铺设轨道的特性,让卸船作业与码头生产作业并行不悖,将对码头生产的影响降低80%。
一名正在现场忙碌的党员突击队成员向记者介绍,自动化轨道吊卸船搬迁施工期间,生产方面通过动态调整堆场的进出箱顺序以及单船岸桥作业计划,将施工封路对生产的影响降至最低。作业期间采取“突击队员送餐到岗位、人机不停歇”的作业模式,高效组织海顺丰9轮进行无人自动化与常规模式混合作业,“人机CP”作业确保抢船增量,单班次提升有效作业时间1.5小时,既突破常规作业方式,又做到生产过程安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