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韩冬 通讯员甘泉)日前,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开滦队以模拟某地突发地震灾害为背景,组织开展了高新救援装备实战化演练,用高新技术装备和作战智能化破解救援难点,展现了极端环境下装备操作与应急处置能力。
演练当日,3支救援队伍携高空抛投无人机、雷达生命探测仪、破拆支护设备等高新装备快速响应,现场救援、技术通信、特勤保障等5个职能组第一时间实施全链条支援。特勤中队通过无人机向视距外地震避难广场精准抛投应急物资,实现复杂地形下远距离空投补给;直属一中队利用侦察机器人深入坍塌空间,结合破拆支护技术打通生命通道,完成伤员急救与转运;直属二中队运用雷达生命探测仪锁定坍塌建筑内受困者,通过竖井提升与绳索速降技术实施立体化营救。此外,本次演练还创新设置了视距外机器人侦察、高空速降等5个科目,验证了在多机协同、智能装备融合的救援模式下,作战救援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据悉,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开滦队立足“全灾种、大应急”建设,加快向“一专多能”转变。近年来不断优化技术装备,引入轻量化排涝水泵、大流量排水车和水域救援装备,提升适用性和排水量,目前开滦队已具备防汛应急救援装备、人员力量和规模;提升冰雪、火灾、有限空间、地震等救援装备能力,基本具备非煤矿井井下救援能力;实施“专业化、模块化”管理,打造装备运输、后勤保障、通信侦测、气体检测、水灾、地震救援等装备集群,初步形成了全天候战勤体系,提升了“全能型”作战能力。同时,推进“作战智能化”,通过调度系统改造、实时连线指挥等措施,在救援指挥方面努力实现井上下信息自动传输、数据自动生成和分析,救援方案分级优化,并在现场处置方面广泛引进有效通信、精准搜寻、远程探测、信息采集和自动传输等先进装备。
去年,开滦队通过开展矿山救援、防汛排涝、水域、地震、火灾、雨雪等演练,提升了社会化救援能力。全年开滦队及各驻矿中队紧急出动117队次、627人,启封36道、密闭6道,排放瓦斯814立方米,恢复巷道5481米,锻造了“实战化”救援队伍。